朦胧诗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反叛
发布时间:2017-06-01 23:16
本文关键词:朦胧诗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反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朦胧诗创作者走的还是从"感时伤国"到"涕泪飘零"的老路,秉承的依旧是屈原式的精神余脉,但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主流话语的承认。朦胧诗因为"阅读与诠释习惯"问题而受到批判。朦胧诗与"九叶派""新月派"以及六十年代台湾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反叛"是血脉相通的:"九叶派"反叛的是"口号诗"和"政治宣传诗"所造成的"语言危机";台湾现代派诗歌反叛的是意识形态的"膨胀化"所造成的"诗歌美学危机";而朦胧诗反叛的既是十年动乱所造成的"语言危机",又是长期的政治利比多所造成的"诗歌美学危机"。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朦胧诗 表达策略 诗歌传统 精神反叛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研究”(15FZW061)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一“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1](171-174)梁启超的这一高论历来被评家认为是把“难登大雅之堂”、只能流落于市井酒肆之小说来了个“拨乱反正”,大快人心。饶有意味的是,小说“屈蹲地位”的结束,并未昭示以“载道”为己任的诗歌秩序遭到瓦解或颠覆。一段时期以
本文关键词:朦胧诗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反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1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