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述和修辞美学——以《秦腔》《古炉》和《老生》为考察对象

发布时间:2017-06-11 10:04

  本文关键词:论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述和修辞美学——以《秦腔》《古炉》和《老生》为考察对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贾平凹创作出了《秦腔》(2005)、《古炉》(2011)、《老生》(2014)三部具有鲜明中国乡土特色的长篇小说。这其中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得到了评论界的积极讨论,爱者赞之,厌者骂之。评论的范围也从其主题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到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方法的创新、叙事伦理的转变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鲁迅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叙事伦理;文学流派;叙述人;人物形象;文学写作;叙事方法;小说叙事;唱师;乡土叙事;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贾平凹创作出了《秦腔》(2005)、《古炉》(2011)、《老生》(2014)三部具有鲜明中国乡土特色的长篇小说。这其中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得到了评论界的积极讨论,爱者赞之,厌者骂之。评论的范围也从其主题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到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方法的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金燕;;贾平凹《秦腔》以来四部长篇小说的符号学解读[J];小说评论;2015年06期

2 尚必武;;修辞诗学及当代叙事理论——詹姆斯·费伦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3 孙先科;;《秦腔》:在乡土叙事范式之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柳晓;;修辞意图、叙事技巧与伦理反应——评詹姆斯·费伦的《活着就是讲述:人物叙述的修辞与伦理》[J];叙事(中国版);2009年00期

5 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谈[J];上海文学;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刚;;论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述和修辞美学——以《秦腔》《古炉》和《老生》为考察对象[J];小说评论;2016年03期

2 尚必武;;投射“理论旅行”的轨迹——叙事学在中国语境的引入、兴起与繁荣[J];英语研究;2015年02期

3 王光东;杨位俭;;新世纪小说城乡流动视野中的“人”及其境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2期

4 关建华;;无根的乡土与精神的乌托邦——70后中篇小说的乡土主题分析[J];雨花;2016年02期

5 范卫东;秦香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文学: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叙事[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6 孙金燕;;贾平凹《秦腔》以来四部长篇小说的符号学解读[J];小说评论;2015年06期

7 王卓;;“不伦之恋”的伦理维度——从《洛丽塔》的悖论式误读说起[J];山东外语教学;2015年04期

8 黄一畅;;修辞叙事视阈下的后现代阅读至乐——以伊恩·麦克尤恩《甜牙》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9 李树欣;;认知视域中的不可靠叙述——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J];外语学刊;2015年05期

10 神盈盈;;《秦腔》与《尘埃落定》叙事特点的比较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燕;;现实、虚构与想象:武侠文本的符号述真与解读错觉[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贺仲明;;犹豫而迷茫的乡土文化守望——论贾平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J];南方文坛;2012年04期

3 王童;杨剑龙;;“差序格局”打破后的“文革”悲剧——论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2期

4 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J];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5 谢有顺;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6 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谈[J];上海文学;2005年07期

7 谢建社,牛喜霞;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叶永胜;悟道·体证——贾平凹的意象世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李建军;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J];南方文坛;2002年04期

10 申丹;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军启;赵锦;;论贾平凹小说中对细节的重复叙述[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颖;;贾平凹审美追求的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景超;;我看贾平凹的“热”[J];艺术广角;2010年02期

4 韩琳琅;;贾平凹小说神秘化现象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徐勇;;现世的沉沦与飞升——评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6 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对“尖锐”之世——读贾平凹的《带灯》[J];小说评论;2013年04期

7 费秉勋;论贾平凹[J];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1期

8 雷达;;模式与活力——贾平凹之谜[J];读书;1986年07期

9 ;揭开当代文学“怪杰”奥秘的力作——《贾平凹》简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费秉勋;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军;;贾平凹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樊宪雷;;硕士论文提要: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流变与创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林;《带灯》与贾平凹的文字游戏[N];文学报;2013年

2 李星;贾平凹《老生》:山水不老 人情弥新[N];文艺报;2014年

3 刘新征;贾平凹小说的情绪基调与人物世界[N];文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一部乡村忧患之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古炉》争鸣备忘录[N];文学报;2012年

6 兰州大学文学院 海晓红;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贾平凹研究[N];山西党校报;2012年

7 健涛;如此“不实”的贾平凹“纪实文学”[N];文学报;2013年

8 马平川;从“清风街”到“兴隆街”[N];文艺报;2008年

9 林文;贾平凹小说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郭洪雷;给贾平凹先生的“大礼包”[N];文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穆罕默德·阿里;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一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驰;贾平凹小说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长敏;贾平凹创作研究评论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娜;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贾平凹小说传播与影响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勇;论新世纪贾平凹长篇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艺术[D];西南大学;2015年

5 戴文娜;世纪之交的贾平凹长篇小说审丑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贾s钛,

本文编号:44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4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