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大赋制作的图志化倾向
本文关键词:汉大赋制作的图志化倾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大赋的图志化",即汉大赋的制作常需从地图、方志中获取书写材料,图志成了大赋写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而且在叙事上还呈现出一定的立体空间感。辞赋图志化表征有二:一是重视知识的博物与知类,二是强调空间与方位叙事。汉代的许多著名大赋,皆有图志化的典型特征。汉大赋图志化是在汉帝国政治军事需求、图籍编纂之风盛行及图画辅助教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汉代"体国经野,义尚广大"的时代精神是其文化学术背景。大赋图志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本质属性,扩充了汉赋所要呈现的物态容量和空间维度,使辞赋由原来的文学语言艺术变成了"空间艺术",但是过度追求图志化,也给辞赋革新带来了弊端。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汉大赋 图志化 博物和知类 空间与方位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图志化”是文学书写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文学独立于文献学之外的另一层存在空间和阐释领域。[1]但本文所谈及的“图志化”,是说汉大赋在制作过程中将地图、方志等材料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而且在叙事上还表现出重视空间方位的风格特征。汉大赋具备了图志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淑玲,赵平分;铺排对汉大赋的支撑作用及负效应[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龙;试论汉大赋的美学特征及其悖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庞佳丽;论铺排在汉大赋中的地位[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陈碧仙;汉大赋艺术美浅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于衍存;赵玉霞;;从传统美学看汉大赋之式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包莉秋;王圣;;论汉大赋中的对象化思维及其理性品格[J];社会科学家;2007年02期
7 许旭丹;;品读汉大赋的几点体会[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9期
8 李荣昌;;从赋家主体角度看汉大赋的兴盛[J];淄博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9 柯继红;;论汉大赋的崇高风格[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谢明仁;试从系统论看汉大赋的兴盛和消亡[J];文艺研究;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洲明;汉赋精神[N];文艺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雷;汉大赋名物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焕玲;汉大赋语言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邓玲玲;汉大赋衰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宫玉婷;李白辞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汉大赋制作的图志化倾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4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