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文统与文本:在母语文学语境中理解——汪曾祺的文化人格和美学品位
本文关键词:文人、文统与文本:在母语文学语境中理解——汪曾祺的文化人格和美学品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四以来汉语言母语文学面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生存性困境。这种生存性困境缘于汉语言母语的创造精神和审美魅力的流失,因而,重申母语文化精神和母语写作意识是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在此意义上重读汪曾祺及其创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人、文统与文本在母语文化精神中特定的对应关系。作为80年代重提"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的始作俑者,汪曾祺在母语文学基质上确立了现代文人的写作主体:一方面,将"文统"与"道统"合一,在一种东方式的"游于艺"——把艺术当成生存方式乃至生命形态中寻找母语文学的内蕴,依循自己的审美情怀和话语诉求重新为文学世界"立法";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艺术"的母语化转换,文学创作也由承载"语言艺术"之外的使命,逐渐转化为个人生命体验的美学转述,从而返回被忘却的母语文学世界。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汪曾祺 母语写作 现代文人 文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研究”(15BZW149)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母语文学写作与母语文化意识20世纪以来以汉语言为核心的母语写作饱经磨难,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用白先勇先生的话说,便是“百年中文,内忧外患”。[1]笔者以为,其缘由如下:首先,五四白话文运动确立的实际上是具有西方色彩的汉语表述模式,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铁夫;论争与存在—文言的现代命运[D];南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元明;汪曾祺小说的单纯美[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黄灵红;论汪曾祺小说的抒情现实主义特征[J];学术研究;2001年10期
3 夏元明;汪曾祺“聊斋新义”的改写艺术[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4 柯玲;汪曾祺特色的文化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5 罗媈;论传统文化对汪曾祺小说创作“母语化”的影响[J];求索;2003年05期
6 郭亚明;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情感品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胡秦葆;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的文化意义[J];江汉论坛;2005年08期
8 杨红莉;汪曾祺的生命体验及其诗意呈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永杰;;生命体验与故乡书写——汪曾祺笔下的昆明记忆解读之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田园;;从《职业》谈汪曾祺艺术陌生化的探索[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C];2011年
2 刘雪莲;;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试论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平淡[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肖莉;;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杜进;;汪曾祺与屠格涅夫[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砖窑湾中心小学 尚进;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征[N];延安日报;2011年
2 武翩翩;“汪老是永远说不完的文学话题”[N];文艺报;2007年
3 刘忠;评林超然《二十世纪心灵的文学关怀——汪曾祺论》[N];文艺报;2006年
4 严迎春;汪曾祺小说中的民国高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顾村言;海上何处“听水斋”?[N];东方早报;2010年
6 刘军;认识梁慧玲:把古典赋予儿童文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祝晓风 实习记者 刘维维;“书,,是一种态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许淇;“鸟兽虫鱼”和“风花雪月”[N];文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霍九仓;汪曾祺小说文艺民俗审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卢军;影响与重构——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山东大学;2005年
3 陈发明;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汪曾祺散文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婧;汪曾祺后期“故乡系列”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伍曙亮;汪曾祺新解[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婷婷;论汪曾祺的三副“面孔”[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彭璇;汪曾祺小说与文化融合[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萍;汪曾祺后期小说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拱瑞;明清散文对汪曾祺散文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毛亚君;汪曾祺:“士大夫”的内与外[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筱;论汪曾祺小说的审美建构[D];华侨大学;2015年
10 张慧;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日常书写[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文人、文统与文本:在母语文学语境中理解——汪曾祺的文化人格和美学品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5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