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捍卫鲁迅—文坛“拨乱反正”中的李何林

发布时间:2017-06-15 15:06

  本文关键词:捍卫鲁迅—文坛“拨乱反正”中的李何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革”结束,在文坛的“拨乱反正”中,围绕重评“两个口号”所引出的鲁迅“知人之明”和“不要‘神化’鲁迅”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论争。以李何林及其领导的鲁迅研究室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捍卫鲁迅的阵营,与频频出现的“非鲁”声音进行对抗。“两个口号”重评过程中,面对茅盾、夏衍等人的发难,李何林坚持捍卫鲁迅的“知人之明”,既是为死去的鲁迅、冯雪峰辩言也是为活着的胡风等人争平反和话语权,秉持了为弱势一方说话的民间立场。由茅盾与李何林开启的“神化”鲁迅的论争,并由此形成了学界两种不同声音的对峙。以李何林为核心的卫鲁阵营坚持认为鲁迅未曾被“神化”,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矫正过度“非鲁”行为的作用,使得“神化鲁迅”说得以学理性的探讨。而在捍卫鲁迅的过程中,李何林坚持捍卫“三家”的鲁迅形象,他影响下的卫鲁阵营在官方话语的整合下也一度形成话语权威,使捍卫本身具有是与非的双重意义。而从李何林到其学生辈陈漱渝、王得后、王富仁等人也产生了分化,学生辈对老师的卫鲁方式进行了一定限度之内的超越。以李何林为核心的卫鲁阵营与“非鲁”的声音一道构成了鲁迅研究走向学理化过程的前奏,对鲁迅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拨乱反正 知人之明 神化 捍卫鲁迅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3
  • 一、选题的缘起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三、论文的研究范畴与方法12-13
  • 第一章 捍卫鲁迅:鲁迅自有“知人之明”13-27
  • 第一节 缺席的批判13-19
  • 第二节 为鲁迅正名19-27
  • 第二章 捍卫鲁迅:鲁迅未曾被“神化”27-37
  • 第一节 李何林与茅盾的分歧27-32
  • 第二节 两种声音的对抗32-37
  • 第三章 捍卫鲁迅:歧途与超越37-47
  • 第一节 捍卫“三家”的鲁迅37-40
  • 第二节 捍卫鲁迅成为话语权威:以《杂文报》与《青海湖》风波为例40-43
  • 第三节 追随与超越43-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邦杰;深深的怀念——写在李何林先生诞辰100周年前夕[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5期

2 严家炎;精神上的导师——我印象中的李何林先生[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2期

3 海客甲;;李何林与王仰晨[J];出版史料;2009年02期

4 李何林;李何林教授的题辞[J];渤海学刊;1985年S1期

5 包子衍;吾之人师——遥念李何林先生[J];鲁迅研究动态;1988年06期

6 ;李何林同志生平[J];新文学史料;1989年01期

7 丁景唐;一幅宋阳先生照片的由来——记李何林先生的一次赐教[J];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01期

8 光勤;李何林四题[J];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01期

9 李岫;为真理而斗争的一生——痛悼我的父执和导师李何林先生[J];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01期

10 杨占升;;人格的光辉——悼念李何林先生[J];群言;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宏运;李何林先生在南开的岁月[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王小宁;坎坷传奇一生的学者[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黄季耕;发扬鲁迅精神的李何林先生[N];安徽日报;2006年

4 郭志刚;李何林先生给我们的启示[N];文艺报;2004年

5 田永胜;“针眼”中的世人百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凤爱;捍卫鲁迅—文坛“拨乱反正”中的李何林[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林霞;李何林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捍卫鲁迅—文坛“拨乱反正”中的李何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52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