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陆游《南唐书》文学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20:27

  本文关键词:陆游《南唐书》文学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陆游《南唐书》著成于淳熙年间,是陆游唯一的一部史传文学著作。全书共十八卷,其中有南唐三主本纪三卷,其他十五卷均为人物列传,总计一百二十八人。记录了从南唐烈祖李f*直到后主李煜(937年-975年)39年间的历史故事。陆游创作的《南唐书》是现存最为完备、生动和成就最高的关于南唐旧事的一部史书。作为一部史传文学,陆游对其中所要刻画的人物和所要描写的事件都进行了艺术处理,所以对于其文学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第一章着重对《南唐书》的成书过程进行梳理,大致得出《南唐书》的成书时间及其写作背景。文章的第二章深入分析了陆游所作此书的动机及其思想内容,深刻表达了陆游希望可以史立身的创作动机以及他忧国忧民、别有兴寄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第三章从结构、人物、叙事和语言四个方面综合得出《南唐书》的艺术价值。在最后一章,作者着重通过与马令《南唐书》的对比,更加凸显出陆游笔下《南唐书》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陆游 《南唐书》 文学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0
  • 第一章 陆游《南唐书》成书过程10-19
  • 第一节 陆游《南唐书》创作时间研究10-15
  • 一、陆游《南唐书》与《家世旧闻》关系11-12
  • 二、陆游的游历行程12-14
  • 三、陆游的人生阅历14-15
  • 第二节 陆游《南唐书》成书背景15-19
  • 一、家学师承环境15-17
  • 二、南宋历史环境17-19
  • 第二章 陆游《南唐书》写作动机及其思想内容19-30
  • 第一节 以史立身的夙愿19-21
  • 第二节 娱悲舒忧的思想21-23
  • 第三节 别有兴寄的投射23-30
  • 一、正面借鉴24-26
  • 二、反面借鉴26-30
  • 第三章 陆游《南唐书》的艺术价值30-53
  • 第一节 结构模式30-35
  • 一、宏观结构安排的独特性31-32
  • 二、单篇结构安排的严整性32-34
  • 三、论赞结构安排的合理性34-35
  • 第二节 人物刻画35-41
  • 一、重视细节处理35-37
  • 二、对比、烘托等多种手法37-38
  • 三、太史公“互现法”的应用38-41
  • 第三节 叙事艺术41-46
  • 一、叙事视角多变41-43
  • 二、叙事繁简有度43-44
  • 三、战争叙事场面宏大44-46
  • 第四节 语言艺术46-53
  • 一、严谨却不失风趣的风格46-48
  • 二、丰富当中也有简练之语48-50
  • 三、深刻又通俗的语言风格50-53
  • 第四章 陆游《南唐书》与同时期创作的南唐史书比较研究53-61
  • 第一节 创作背景比较53-55
  • 一、马令《南唐书》创作背景53-54
  • 二、二者成书背景比较54-55
  • 第二节 内容设置比较55-57
  • 一、马书的内容设置55-56
  • 二、陆书的内容设置56-57
  • 第三节 人物故事比较57-61
  • 一、人物设置57-58
  • 二、故事设置58-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苇菁;《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J];史学月刊;1982年04期

2 张刚;孙万洁;;马令《南唐书》述评[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4期

3 朱志伟;;浅论陆游《南唐书》的几点缺憾[J];黑龙江史志;2012年15期

4 陈光崇;第一部《南唐书》的作者胡恢其人[J];史学史研究;1986年03期

5 陈宁;;南唐书(两种)[J];好家长;2011年07期

6 华钟彦;;《李煜评传》序[J];许昌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_5荷群;;论马令《南唐书》[J];宋代文化研究;2009年02期

8 邹劲风;现存有关南唐的文字史籍研究[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9 任爽;五代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J];史学集刊;1995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慧;陆游《南唐书》文学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陆游《南唐书》文学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95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