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转换、上升—对解放前“土改小说”中的“阶级话语”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进入、转换、上升—对解放前“土改小说”中的“阶级话语”的研究
【摘要】:1946年五月四日中共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虽然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就针对土地问题实行一系列措施,但这份文件的颁布,正式象征着影响深远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描写土地改革运动的“土改小说”也应运而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们对记录这场运动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仅是土地改革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录者,而且由于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路线的拥护,使其笔下的“土改小说”中既自觉地采用“阶级化”视野来表现农村社会发生的巨大震荡,也同时关注到“绝对阶级路线”在农村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换言之,“土改小说”的作者们不仅是历史重大变革的笔录者,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路线的最初深入思考者和践行者。本文以解放前“土改小说”中的“阶级话语”为切入口,从“阶级话语”的转换进入、叙述“阶级话语”的障碍和小说作者寻找“终极话语”的努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不仅希望能够展现土地改革所搅动的农村社会的震荡图景、清理长期以来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误解,还希望在“土改小说”中追寻中国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轨迹和路程。由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在此说明本文所指的“土改小说”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伴随着革命进程发展变化的、书写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后的农村社会各方面变化的小说。
【关键词】:“土改小说” “阶级话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35
- 1.1 历史研究成果回顾10-23
- 1.1.1 解读的多样性11-12
- 1.1.2 对小说中暴力问题的讨论12-15
- 1.1.3 “政治式写作”15-18
- 1.1.4 “阶级斗争逻辑”18-21
- 1.1.5 史料、版本的研究21-23
- 1.2 “乡里空间”的崩溃与士绅的“变质”:土地改革之前的中国农村23-30
- 1.3 乡土与革命:两个文学传统下的“土改小说”30-35
- 1.3.1 延续与断裂:“土改小说”和“乡土小说”30-33
- 1.3.2 “暴风骤雨”中的文学新路——“土改小说”和“革命历史小说”33-35
- 第二章 阶级话语的转换机制35-63
- 2.1 不可调和的阶级仇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阶级论述35-41
- 2.2 “天下两家人,穷人和富人”——“阶级话语”的转换41-51
- 2.2.1 “狗腿子”是什么阶级成份?42-45
- 2.2.2 访贫问苦”中的政治经济学:“阶级话语”的传播方式45-48
- 2.2.3“阶级话语”进入农村的日常话语体系48-51
- 2.3 从“无声的中国”到“农民开口了”——阶级话语生效的内部保障51-63
- 2.3.1 名实问题,从阿Q到李毛驴52-56
- 2.3.2 “农民开口了”——土地改革中的“诉苦”56-59
- 2.3.3 “这真是个说理的地方”——“时空”的政治59-63
- 第三章 革命的“第二天”:阶级话语的叙述障碍63-88
- 3.1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63-74
- 3.1.1 妇女解放还是性别和解63-70
- 3.1.2 爱情和性70-74
- 3.2 “小家”和“大家”: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74-83
- 3.2.1 “成为地主阶级的梦”74-78
- 3.2.2 想象未来的方式78-83
- 3.3 “改朝换代”的疑问:乡村秩序的重建83-88
- 第四章 寻找“终极话语”88-102
- 4.1 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88-98
- 4.1.1 情感妥协与阶级对立89-92
- 4.1.2 “由鬼变人”:劳动的效力92-98
- 4.2 通俗化的要求:翻身与翻心98-102
- 参考文献102-10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05-106
- 致谢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论小说史的书写类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冉冉;;小说在明清时期的接受历程[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05期
3 ;《浙江古代小说史》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吴y=六;关于我国早期小说史的研究[J];社会科学;1984年09期
5 徐岱;小说与故事[J];当代文坛;1985年11期
6 何满子;;小说史方法论——《中国小说史·绪论》(初稿)之一章[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1期
7 黄艾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J];俄罗斯文艺;1995年06期
8 ;《欧洲小说史》研讨会在汉举行[J];荆州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9 洪兆惠;;守持小说精神[J];艺术广角;1996年06期
10 罗伟章;;越来越难办的小说[J];江南;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林;;现、当代农民小说史“猜想”[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邹理;;评董之林关于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国君;;叙事:视角的独特和小说技法的探索[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4 王震亚;;千山外,水长流——北美华文小说的回顾与前瞻[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5 王平;;小说·文化·人——评宁稼雨近著三种[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6 刘火;;坚守乡村图景书写的意义[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兴安;;恐怖小说在中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8 周腊生;;《燕山外史》不可全盘否定[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火;;坚守乡村图景书写的意义[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王卫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说的前世今生[N];解放日报;2012年
2 参加者 李敬泽 徐坤 红柯 谢挺 荆歌 雪漠 孙惠芬 潘灵 金瓯 北北;小说的可能性与写作者的危机感[N];文学报;2003年
3 ;将小说进行到底[N];文艺报;2003年
4 张红超 编译;好小说 烂结尾[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徐江;小说的长度与生存理由[N];北京日报;2013年
6 朱双一;2011年台湾小说创作的亮丽风景[N];文艺报;2012年
7 外文所 陈众议;西方小说、类小说的一种纵向概括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钟兴永;从商贾小说视角研究中国商业和商人文化[N];文艺报;2005年
9 刘建华;读——《美国梦,,美国噩梦:1960年以来的小说》[N];文艺报;2006年
10 王晓瑜;十一篇小说史[N];文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敏;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伸[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董定一;明清游历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守亮;汉代小说史叙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房伟;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张冬梅;论1990年代以来“抗战小说”的新变[D];河北大学;2015年
3 向浩;唐代侠义小说中的政治意识[D];西南大学;2015年
4 钟佳蓉;雨果小说里的死亡描写[D];西南大学;2015年
5 孔叔阳;《小说选刊》与1980年代小说创作[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李琼;新世纪以来回族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何敬;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段闪闪;六朝小说与史书的互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伯超;唐五代小说中的胡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0 胡学杏;论哈金小说的生命意识[D];温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17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1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