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方干诗歌校注

发布时间:2017-08-05 17:05

  本文关键词:方干诗歌校注


  更多相关文章: 方干 诗歌 校勘 注疏


【摘要】:方干,字雄飞,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晚唐著名隐逸诗人。死后,门人谥为“玄英先生”。他生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卒于光启二年(886年),享年78岁。他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八朝,正值唐朝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晚期。据何光远《鉴戒录》载,方干因貌陋之故科举落第数次,遂“遁于会稽,渔于鉴湖”。会稽太守王龟曾举荐他做谏官,后王龟暴卒,方干从此与仕宦无缘。方干死后,唐末宰臣张文蔚等请求朝廷赐名儒不遇者十五人及第,方干是其中之一。方干生前即有诗名,并得到姚合的欣赏。与他来往、酬赠诗作的也多为文人雅士,如李群玉、李频、陶详、郑仁规、郑谷、贯休、段成式等。方干诗集最初由门人杨_与僧居远整理成编,收诗三百七十余篇。现存方干诗集有十余种版本,各本收诗篇目不一,收录最多的是《清御定全唐诗》本,共三百四十九首,然有多篇诗歌是否为方干所作存疑待考。存世明清几种善本,所录诗歌,均不足三百二十篇。关于方干诗歌的校勘、注疏情况,学界目前尚未有比较全面、详尽的著作问世。本学位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查阅、比对现存明、清、民国时期的方干诗集抄本、刻本、影印本,计有明抄本《元英先生诗集》十卷本与抄本《玄英先生诗集》十卷本、清抄本《玄英先生诗集》十卷集外诗一卷本、琴川书屋《唐人百家诗》本《元英先生诗集》十卷本之清康熙刻本与清校本、哈佛大学影印本、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等四种版本,及《清御定全唐诗》本(卷六百四十八至卷六百五十三为方干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玄英集》等十种。其中,七种为善本。在此基础之上,选取明抄本《元英先生诗集》十卷善本作为底本,参校其他不同版本,对现存方干诗歌(含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所补录方干八首)进行全面的比对校勘,进而对其诗中的地名、官名、人名、史实、典章制度、典故、脱意于前人的语句、难字、难词等,进行较为详尽的注疏,从而为学术界今后对方干诗歌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校勘注疏本子。
【关键词】:方干 诗歌 校勘 注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30
  • 前言30-56
  • 一、方干生平30-32
  • 二、方干诗歌的研究现状32-37
  • 三、方干诗集的版本情况37-44
  • 四、方干诗歌内容及思想44-49
  • 五、方干诗歌的艺术特色49-56
  • 凡例56-57
  • 玄英先生诗集第一卷57-78
  • 寄李频57
  • 东溪别业寄段郎中57-58
  • 元日58-59
  • 早春59-60
  • 对花60
  • 中秋月60-61
  • 怀州客舍61-62
  • 中路寄喻凫62-63
  • 送赵明府还北63
  • 故朱协律故山63-64
  • 途中寄朱特64-65
  • 送班少府入谒荆南卢尚书65
  •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65-66
  • 听新蝉寄张昼66-67
  •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67
  • 送姚舒下第游蜀67-68
  • 旅次钱塘68-69
  • 别喻凫先辈69-70
  • 送相里烛70
  • 君不来70
  •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70-71
  • 金州客舍71-72
  •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72-73
  • 送从兄郜73-74
  • 送许温74
  • 镜中别业二首74-75
  • 经周处士故居75-76
  • 赠喻凫76
  • 早发洞庭76-77
  • 贻钱塘县路明府77
  • 湖上言事寄长城喻明府77-78
  • 玄英先生诗集第二卷78-105
  • 涵碧亭78-79
  •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79-80
  • 寄杭州于郎中80-81
  • 寄灵武胡常侍81-82
  • 除夜二首82-83
  • 浅井83-84
  •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84-85
  • 题桐庐谢逸人江居85-86
  • 叙雪寄喻凫86
  • 送人宰永泰86-87
  •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87-88
  • 陪胡中丞泛湖88-89
  • 新月89
  • 茅山赠洪拾遗89-90
  • 题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90-91
  • 赠华阴隐者91-92
  • 上杭州杜中丞92
  • 赠处州段郎中92-93
  •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93-94
  • 书吴道隐林亭94-95
  • 陪王大夫泛湖95-96
  • 哭秘书姚丞96-97
  • 赠会稽张少府97-98
  •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98-99
  •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99
  • 哭喻凫先辈99-100
  •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100-101
  • 鉴湖西岛言事101-102
  • 山中言事102
  • 赠萧山彭少府102-103
  • 赠式上人103-104
  • 赠钱塘湖上唐处士104
  • 山中言事104-105
  • 玄英先生诗集第三卷105-126
  •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105-106
  • 秋晚林中寄宾幕106-107
  • 与乡人鉴休人107-108
  • 别从兄郜108-109
  • 寄江陵王少府109
  • 题碧溪山禅老109-110
  •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110-111
  • 新正111
  • 滁上怀周贺111-112
  • 寄石湓清越上人112-113
  • 陈式水墨山水113
  • 陈秀才亭际木兰113-114
  • 赠镜公114
  • 登雪窦僧家114-115
  • 途中逢进士许巢115-116
  • 赠玛瑙山禅者116
  • 酬故人陈NB都116-117
  • 闰月117-118
  • 方著作画竹118
  • 题友人山花118-119
  • 赠诗僧怀静119-120
  • 赠许牍秀才120
  • 送于丹120-121
  • 送人游日本国121-122
  • 东溪言事寄于丹122
  •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122-123
  • 处州洞溪123-124
  • 称心寺中岛124
  • 岁晚苦寒124-125
  • 杜鹃花125-126
  • 玄英先生诗集第四卷126-148
  • 送王霖赴举126-127
  • 思越中旧游寄友127-128
  • 上张舍人128
  • 寄普州贾司仓岛128-129
  • 题悬溜岩隐者居129-130
  • 与徐温话别130-131
  • 出东阳道中作131
  • 题慈溪张丞壁131-132
  • 赠林居袁明府132
  • 孙氏林亭132-133
  •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133-134
  • 别胡中丞134-135
  •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135
  • 题睦州郡中千峰寺135-136
  • 登新城赠蔡明府136
  •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136-137
  • 赠信州高员外137-138
  • 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使君无非亲戚138
  • 送弟子伍秀才赴举138-139
  • 贻高谠139-140
  • 题长洲陈明府小亭140-141
  • 送朱二十赴涟水141-142
  •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142
  •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142-143
  • 上杭州姚郎中143-144
  •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李少监144
  • 自缙云赴郡溪溪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144-145
  • 与桐庐郑明府145-146
  • 胡中丞早梅146
  • 陆处士别业146-147
  • 赠中岳僧147-148
  • 玄英先生诗集第五卷148-169
  • 游竹林寺148
  • 牡丹148-149
  • 观项信水墨149-150
  • 山中寄吴x,

    本文编号:625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25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