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0:07

  本文关键词: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昆体 宋金元 接受 黄庭坚 方回


【摘要】:宋金元西昆体的接受情况纷繁复杂。典型的西昆体诗只存在于《西昆酬唱集》中,在西昆唱酬期间,参加唱酬的诗人的《西昆酬唱集》以外诗的风格与西昆体之间就产生了疏离,后期西昆派诗人与杨亿等人的门生,都只是受到西昆体的影响而其诗非典型的西昆体诗。北宋前期文人对西昆体评价不一:田况、张方平对西昆体持肯定态度;姚铉、石介、梅尧臣等人批判西昆体;欧阳修对杨亿、刘筠的雄文博学大为倾倒,不过从他发轫的禁体物语诗,是对西昆体等用陈词滥调咏物的革命。另外,朝廷对《西昆酬唱集》的打压和对省题诗风格的纠正,限制了西昆体的影响。北宋前期文人将杨、刘骈文和李商隐诗皆称为西昆体,这增加了后世西昆体接受的复杂性。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包括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在创作上,苏轼和陆佃都受到西昆体影响而又与西昆体不同,黄庭坚诗则表现出与西昆体更多的相似性。苏轼在创作中也大量用典,但注重诗意的锻炼;黄庭坚因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畏祸心理和诗歌唱酬等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作诗环境,使得黄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并且他的咏物诗言用不言体的创作方法也与西昆体咏物诗相近;陆佃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但其境界比西昆体阔大。在理论批评上,王安石、刘e=、苏轼、张表臣等人对西昆体在否定之中有肯定,黄庶、王德臣、魏泰、蔡居厚等人则对西昆体持批判态度。西昆体处在唐宋诗两个高峰之间,这种情况影响了南宋人对西昆体的态度。张元斡、魏了翁以西昆体为唐宋之际诗歌发展的低谷,朱熹、冯去非等人认为西昆体是宋诗风转换的关捩,刘克庄则两种看法兼而有之。另外,陆游、杜旃、方岳等人从学风格上批判西昆体,周必大以西昆唱和为太平盛事,林希逸肯定西昆体的七律创作南宋西昆体的接受较之北宋更加深化和多样化。金元时期西昆体的接受以方回为主,他首次提出“宋初三体”之说,认为西昆“别有一派”,并梳理出宋代西昆体诗史,对西昆体后世的接受起了很大作用,是昆体接受史上重要的一环;另外,他认为西昆体的特点是用事、对偶、藻丽,西昆在这三方面的不自然,导致了西昆体味浅的缺点。金代的王若虚和李纯甫论诗重视意,故对重视用典和c&扯义山的西昆体不满;元代刘埙认为欧阳修受西昆体影响,桷认为欧阳修用自然来纠正西昆体之失,较有见地。
【关键词】:西昆体 宋金元 接受 黄庭坚 方回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32
  •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12-14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4-30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30-32
  • 第一章 北宋前期西昆体的接受32-83
  • 一、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32-37
  • (一) 杨亿32-34
  • (二) 刘筠34-35
  • (三) 钱惟演35-36
  • (四) 其它诗人36-37
  • 二、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的原因37-43
  • (一) 诗人际遇的不同38-39
  • (二) 取法对象的变化和多样化39-42
  • (三) 题材对诗风的影响42-43
  • 三、西昆诗人门生对西昆体的接受43-48
  • (一) 黄鉴43-44
  • (二) 李遵勖44
  • (三) 晏殊44-45
  • (四) 谢绛(附:胡宿)45
  • (五) 二宋45-47
  • (六) 王质47
  • (七) 其它47-48
  • 四、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成员对西昆体的接受48-60
  • (一) 姚铉48-50
  • (二) 穆修50
  • (三) 石介50-53
  • (四) 欧阳修、梅尧臣53-58
  • (五) 西昆体与禁体物语诗58-60
  • 五、北宋前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肯定60-62
  • (一) 田况61-62
  • (二) 张方平62
  • 六、朝廷政令与西昆体接受的关系62-76
  • (一) “祥符文禁”与西昆体63-66
  • (二) 省题诗与西昆体66-76
  • 七、“西昆”一词含义在接受中的发展变化76-81
  • (一) 从昆仑之称偏向秘阁之代称76-78
  • (二) 从西昆体诗到李商隐诗78-80
  • (三) 从西昆体诗到西昆体文80-81
  • 小结81-83
  •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83-127
  • 一、王安石对西昆体的接受83-86
  • 二、苏轼对西昆体的接受86-90
  • 三、黄庭坚对西昆体的接受(附:朱弁)90-115
  • (一)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评价91-92
  • (二) “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92-111
  • (三) “有昆体之变,而不袭其组织”111-115
  • 四、陆佃对西昆体的接受115-117
  • 五、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批判117-126
  • (一) 黄庶(附:王得臣、魏泰)117-118
  • (二) 刘放118-119
  • (三) 蔡居厚119-121
  • (四) 晁说之121-123
  • (五) 叶梦得123-124
  • (六) 张表臣124-125
  • (七) 《黄鲁直传赞》125-126
  • 小结126-127
  • 第三章 南宋西昆体的接受127-146
  • 一、对西昆体的批判127-134
  • (一) 张元斡(附:王十朋、喻良能、陈造)127-128
  • (二) 陆游(附:吕中)128-130
  • (三) 魏了翁130-131
  • (四) 黄公绍131-132
  • (五) 对西昆体风格的概括132-134
  • 二、对西昆体的肯定134-139
  • (一) 周必大(附:袁说友)134-135
  • (二) 朱熹135-136
  • (三) 汪莘[附:韩m,

    本文编号:627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27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