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歌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7:34
本文关键词:王安石诗歌意象研究
【摘要】:王安石是北宋诗坛上最有成就、最有个性的诗人之一。他身兼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以其极富个性的诗歌创作开拓了宋诗的新境界,也奠定了作为宋诗大家的地位。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曾标举“王荆公体”,历代学者多视荆公为宋诗独特风貌形成过程中之关键。虽然对于王安石及其诗歌创作,历来研究者甚多,且成果卓著。但对于诗坛巨擘王安石来讲,笔者认为对王安石诗歌意象的研究还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开拓。本文立足于王安石诗歌作品文本,从其诗歌的基本构建元素“意象”入手,结合作者特殊的政治人生经历和个性心理,对王安石诗歌意象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王安石诗歌寻找一个突破口。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原因、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的缘起和王安石诗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分析王安石诗歌意象研究的现状,说明王安石诗歌意象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阐述意象相关概念及王安石诗歌主要意象的分类梳理,包括对意象概念进行溯源和界定,同时对王安石诗歌主要意象进行了详细分类,整体上将这些意象分为实体性和虚幻性两大类,以便对王安石诗歌意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知。第二章探究王安石诗歌主要意象群。本章选取王安石诗歌中数量最多的花、树、鸟意象进行细致解读,分析这些多姿多彩的自然意象在营造特定情景、描摹大千世界美好风光、隐喻与情感寄托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并从意象安排与组合的角度、解读这些自然意象所营造出的独特审美意境。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安石诗歌意象组合方式。笔者综合借鉴了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意象研究专著的分类方法,并结合王安石诗歌意象的特点,具体分析王安石诗歌意象的并置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多种意象组合方式。第四章论述王安石诗歌意象的阶段性特征,探讨王安石诗歌前期和后期诗歌内容风格的不同,对王安石诗歌意象方面所体现的特色进行细致分析。结语部分总结王安石诗歌意象独特风格,以及王安石在宋代诗坛的地位。文末附有本文所引用王安石诗歌和参照版本间的比较与说明。
【关键词】:王安石 诗歌意象 意象组合 主体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
- 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8-12
- 1.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2-14
- 2 王安石诗歌意象概说14-22
- 2.1 意象释名14-16
- 2.2 王安石诗歌主要意象综括16-22
- 3 王安石诗歌主要意象群举隅22-59
- 3.1 王安石诗之花意象22-38
- 3.2 王安石诗之树意象38-50
- 3.3 王安石诗之鸟意象50-59
- 4 王安石诗歌意象组合59-69
- 4.1 意象组合59
- 4.2 王安石诗歌意象组合方式59-69
- 5 王安石诗歌意象的阶段性特征69-84
- 5.1 王安石诗歌的阶段性分期69-71
- 5.2 王安石前期诗歌意象特征71-76
- 5.3 王安石后期诗歌意象特征76-84
- 结语84-85
- 附录85-92
- 参考文献92-97
- 后记97-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锡龙;;论经学对王安石诗歌创作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2 崔晓晶;;论王安石晚年七绝的对仗艺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朴永焕;王安石禅诗研究[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宫波;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清遐;曹植诗歌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姚春玉;黄景仁诗歌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海燕;王安石与佛教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吕青云;王安石咏物诗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丁小兵;杏花意象的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林成伟;王安石与禅[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57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5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