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侠文化在胶东当代小说中的代际书写

发布时间:2017-08-21 12:24

  本文关键词:侠文化在胶东当代小说中的代际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侠文化 胶东当代小说 代际书写


【摘要】:本论文选取胶东当代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侠文化为切入点,融合代际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探讨胶东侠文化在不同代际的胶东当代小说中的代际书写问题。论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建构部分。首先,本文通过考察侠在现实世界与文本世界中截然不同的发展脉络,提出“现实侠”与“理想侠”两个概念,侠文化的形成则是在现实侠的历史激荡与理想侠的文学建构中,不断丰富积淀为一种具有遗传性与变异性的“侠文化基因”的过程。其次,论文探讨了侠文化基因的“显性书写”与“隐性书写”的两种文学书写类型问题,并通过引入代际理论,建构起侠文化基因“代际书写”的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时代、地域、作家三要素与侠文化基因构成的代际书写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书写资源、审美特质与叙事策略所构成的代际书写呈现空间。这两个空间的贯通完成了侠文化基因的文本表达。再次,论文对胶东地域文化以及胶东侠文化的形成和基因密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当代胶东文学小说作家群进行了代际划分,即以生理“代”(出生年代)、社会“代”和“艺术代”三者综合的标准为根据,将胶东当代小说家划分为“第一代”、“第二代”与“缺失的第三代”三个代际。第二部分即本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论文的文本分析部分。论文提出在胶东当代小说的三个代际之间,在侠文化基因的文本书写过程中,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有着代际传承的关系,缺失的第三代与前两代际呈现出严重的代际断裂。所以,论文第二章、第三章分别对第一代际与第二代际的当代胶东作家群从写作资源、美学特质、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第一代代际际书写为“侠+忠”模式的壮烈再现,其写作资源为“故土情怀?战争经历?非知识型作家”、美学特质为“忠肝义胆与侠骨柔情”、叙事策略为“复仇模式”,第二代际书写为“侠+游”、“侠+义”模式的双向分流,其写作资源为“故土情怀?文革记忆?改革开放”、美学特质为“悲天悯人的侠义心肠与仗剑天涯的流浪精神”、叙事策略为“流浪叙事”。论文第四章对胶东侠文化基因书写的“缺失的第三代”的代际断裂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文本提出了“缺失的第三代”现象,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侠文化 胶东当代小说 代际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8
  • 第一章 “侠文化”的“代际书写”18-35
  • 第一节 现实侠的历史激荡和理想侠的文学建构18-25
  • 第二节 “显性书写”“隐性书写”与“代际书写”25-29
  • 第三节 胶东侠文化与当代胶东文学的代际划分29-35
  • 第二章 第一代代际书写:“侠+忠”模式35-48
  • 第一节 写作资源:故土情怀·战争经历·非知识型作家35-40
  • 第二节 美学特质:忠侠义胆与侠骨柔情40-45
  • 第三节 叙事策略:复仇模式45-48
  • 第三章 第二代代际书写:“侠+游”“侠+义”模式的双向分流48-60
  • 第一节 写作资源:故土情怀?文革记忆?改革开放48-50
  • 第二节 美学特质:悲天悯人的侠义心肠和仗剑天涯的流浪精神50-54
  • 第三节 叙事模式:流浪叙事54-60
  • 第四章 缺失的第三代:胶东侠文化书写的代际断裂60-67
  • 第一节 “缺失的一代”现象60-61
  • 第二节 侠文化基因缺失原因探析61-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71-72
  • 致谢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平;论作为现代性问题的代际伦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廖小平;代际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的研究课题[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祝成生;李京丰;;道德哲学视域内的代际伦理及其实践原则[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4 祝成生;;伦理关系代际间的纵向拓展及其实践原则[J];理论界;2007年03期

5 廖小平;张长明;;价值观代际分化的多维解读[J];求索;2007年01期

6 王倩;;代际伦理——一个现代性的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7 朱静辉;;当代中国家庭代际伦理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州学刊;2013年12期

8 秦立春;;摈弃控制自然观:从代际剥削走向代际公平[J];伦理学研究;2014年03期

9 尹伟中;论代际伦理的全球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廖小平;张长明;;价值观代际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来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华;;试论现代代际观[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际和谐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亚南;;营建和谐的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魏仲吾;;代际交流的动力浅说[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蒋云峗;任若恩;;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韦贵tD;;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代际和谐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宗明;;浅谈代际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丁·柯利;马尔科·阿尔伯蒂尼;哈拉尔德·屈讷蒙德;李霞;;成人家庭代际联系:从比较调查研究得出的证据[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法国“代际合同”促进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2013年

2 肖守渊;代际和谐离不开敬老爱老[N];江西日报;2014年

3 高昌;“代际文学”:一个热烈的伪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葛登扬;天津“代际婚姻”增多[N];新华日报;2004年

5 唐元仲;利益组合的代际婚姻不容乐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翔;增强代际收入流动 改善长期分配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曹林;贫穷正在代际间传递[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世界观的转变存在代际滞后[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代际变迁与市场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燕敏;转型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水平测度与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韩军辉;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肖代柏;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4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温芳;保障性多代住居体系营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骗局—代际之战》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2 朱平;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秀;反向代际影响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彬;代际人口结构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罗飞;代际补偿合理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胥艳花;公共人力资本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7 阳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朱庆海;代际继承与教育公平[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陈胜男;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尹秀;代际收入流动的职业传递效应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12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12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