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化视域下的遗民心态研究——以陈轼《续牡丹亭》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2 22:24
本文关键词:清初文化视域下的遗民心态研究——以陈轼《续牡丹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清初 陈轼 《续牡丹亭》 文化思潮 遗民心态
【摘要】:清初,社会文化思想呈现复杂多元化的局面。遗民文人透过诗文、戏曲流露他们的遗民情结,陈轼的《续牡丹亭》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改写与增添,抒写他对实学致用价值理念的追求,对朱熹理学精神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映一代遗民文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剧本也体现晚明的政治生态,表达作者的政治主张。《续牡丹亭》对深入研究清初遗民文人的心态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清初 陈轼 《续牡丹亭》 文化思潮 遗民心态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闽南戏曲的接受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FJ2015C214)
【分类号】:I207.37
【正文快照】: 一、清初文人的遗民情怀与陈轼的遗民品质明清鼎革之际,文人处在极其迷惘的状态中,有的奔走四方,坚持抗清斗争;有的民族情绪高涨,不与清朝合作,隐居山野,以著述创作表达自身的理想心志,提出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观点,形成一股文化思潮。首先,强烈的华夷之辨思潮成为清初思想界的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宇;;清初遗民戏曲文学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2 郭英德;论清前期的正统派传奇[J];文学遗产;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琴;;从《续牡丹亭》看清初遗民文人心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杜桂萍;;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J];文学遗产;2006年03期
3 吴少珉,扈耕田;清代河洛地区的文学[J];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清泉;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2 张兵;遗民与遗民诗之流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721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2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