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玄言诗与山水诗之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1 10:33

  本文关键词:玄言诗与山水诗之关系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玄言诗 山水诗 清虚 恬淡 兰亭诗 陶渊明诗


【摘要】:玄言诗对山水诗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文人的山水游赏之风,进而影响了山水审美,他们的"玄对山水",就是要探寻其内美,即借山水以领悟玄理,发现山水中蕴含的哲思。二是玄言诗孕育了山水诗,东晋文人的玄言诗本身就含有山水的因子,玄言诗的清虚、恬淡之美极大影响了山水诗风格。在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之际,有一种玄言山水诗,在王羲之、谢安诸人的兰亭诗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早期山水诗雅的眼光,清虚、恬淡之美,都可见玄言诗的影子,山水诗与玄言诗有着极为亲近的血源关系。
【作者单位】: 咸宁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湖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玄言诗 山水诗 清虚 恬淡 兰亭诗 陶渊明诗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康达维与《文选》赋研究”(15Y009)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人们在论及东晋文人的谈玄之风对山水文学的影响时,往往过分强调其消极意义,认定这股谈玄之风阻碍了山水文学的发展。这主要是受了刘勰的影响,其《文心雕龙·明诗》称:“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1]刘勰只看到了玄言诗的消极意义,并没有看到东晋文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荣;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澍;再论玄言诗的定义与分类[J];思想战线;2002年06期

3 吕晨;近年来玄言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王澍;论玄言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丁功谊;玄言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求索;2005年09期

6 杨柳;;玄言诗定义新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曹承化;;玄言诗的定义[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8期

8 曹承化;;玄言诗的“淡”[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江云岷;韩国良;;何为玄言诗——兼论当下玄言诗研究存在的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崔奥飞;;浅谈东晋玄佛思潮对玄言诗的影响[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洪;;玄学的诗化与诗的玄学化——关于玄言诗的发展、特征和价值的再认识[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2 李建中;;玄学人格与东晋玄言诗[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胡大雷;;玄言诗中的佛陀之音——论支遁为玄言诗创制虚幻境界[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4 胡大雷;;《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洪;六朝诗风三变及其文学史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斯斌;玄言诗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文;魏晋玄言诗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周晓林;东晋玄言诗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俊凤;玄言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微;魏晋玄言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5 翟琳;浅论玄言诗[D];山西大学;2004年

6 张迎春;魏晋玄言诗论[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伍晓蔓;玄言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洪伟;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玄言诗[D];湘潭大学;2002年

9 石冬;玄言诗百年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杨洪燕;论魏晋玄言诗与山水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1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71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