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慈革命文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蒋光慈革命文学思想研究
【摘要】:蒋光慈的作品畅销于一九二六年代,成名之作是书信体小说《少年漂泊者》。蒋光慈小说中的革命加恋爱模式深受读者追捧,但同时也为批评家们诟病。由此,对蒋光慈是非功过的评判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赞美他的人将他推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创者的崇高地位,批评他的人称其文学创作没有丝毫价值。因为特定的政治环境和时代因素,蒋光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中极具争议的一位。从文学思想的角度对蒋光慈的生平和创作进行研究,对蒋光慈的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学界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文学思潮的形成过程中革命文学家们所做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有助于今人以一种多元、客观的立场审视前辈革命文学家的功过是非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蒋光慈 革命 文学思想 作品 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7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10
- 二、革命文学综述10-17
- 第一章 蒋光慈革命文学思想的形成17-32
- 第一节 革命文学思想萌芽17-20
- 一、革命文学思想的接受和革命文学实践的体会17-18
- 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启蒙与熏陶18-20
- 第二节 革命文学思想初步形成20-27
- 一、苏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启发20-21
- 二、《新梦》和《西来意》等革命文学作品的创作21-27
- 第三节 革命文学思想的发展和成熟27-32
- 一、创刊结社宣传革命27-28
- 二、革命文学发现权的论争28-30
- 三、创作革命小说《短裤党》30-32
- 第二章 蒋光慈文学思想的革命性内涵32-50
- 第一节 革命性叙事主体32-38
- 一、革命情绪32-35
- 二、粗暴歌“不平”的行为35-36
- 三、反帝反封建的精神36-38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38-45
- 一、政治上的战斗姿态38-40
- 二、语言上的平民性40-43
- 三、革命形象的光明伟岸43-45
- 第三节 革命理想主义45-50
- 一、对“天国”的想象45-47
- 二、对革命和爱情的赞美47-48
- 三、对战争的批判和揭露48-50
- 第三章 蒋光慈革命文学思想的历史性地位50-68
- 第一节 革命启蒙50-55
- 一、《少年漂泊者》等革命启蒙小说50-52
- 二、对革命生活的真情记录52-53
- 三、对革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53-55
- 第二节 革命文学思潮的重要组成55-61
- 一、对陈独秀、李大钊革命文学理论的继承55-57
- 二、与不同阵营作家的革命文学论争57-59
- 三、对“文学阶级论”的阐释59-61
- 第三节 革命文学创新61-68
- 一、对“革命浪漫主义”的开拓和发展61-63
- 二、对“五四”传统的超越63-65
- 三、简约直白的文风65-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腾凤;瞿秋白与蒋光慈的友谊[J];社会科学;1981年06期
2 哈晓斯;蒋光慈生平考略[J];江淮论坛;1983年04期
3 哈晓斯;;蒋光慈旅俄残简及佚诗[J];文学评论;1983年03期
4 陈孝全;蒋光慈生平史实几个问题的辨正和补充[J];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05期
5 张惠达;;蒋光慈籍贯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徐修宜;;关于蒋光慈的籍贯[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2期
7 ;蒋光慈诗二首[J];诗刊;1979年12期
8 周勇;略论蒋光慈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贡献[J];求索;2001年04期
9 刘小清;左联作家蒋光慈被开除党籍始末[J];炎黄春秋;2001年09期
10 王智慧;激情叙述下的革命言说 蒋光慈小说创作简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东;被误读的茅盾与蒋光慈[N];文艺报;2006年
2 漆小平 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视角下的党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新顺;新文学的书写规范转向[D];河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丽萍;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蒋光慈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窦贤峗;蒋光慈革命文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马琳;论蒋光慈小说中的流行元素[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刘天胜;蒋光慈笔下的上海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宏梅;思想史视野中的蒋光慈[D];安徽大学;2007年
6 张成;“左翼文坛—闯将”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探索与突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茂;历史转型与蒋光慈小说的意义与困境[D];西南大学;2009年
8 高韩;大小舞台之间—革命作家蒋光慈论[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杜卓逸;革命与身体[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晓利;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艰难穿行[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6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3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