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城诗歌的“恐惧情结”
本文关键词:论顾城诗歌的“恐惧情结”
更多相关文章: 顾城 当代诗坛 当代诗人 “朦胧诗” 朦胧诗人 动力因 虹影 童话诗 人类命运 死亡意识
【摘要】:正"恐惧"是顾城童年生活遭遇的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已经内化成为他的"心理病灶",并形成顾城潜意识中重要的"情结"——恐惧情结。这是顾城诗歌创作动力因之一,也是顾城区别于其他当代诗人的重要特征。在当代诗坛顾城把"恐惧"提升到诗学的品质,从而形成具有其诗歌艺术特色的"恐惧诗学"。顾城恐惧情结贯穿顾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顾城;当代诗坛;当代诗人;“朦胧诗”;朦胧诗人;动力因;虹影;童话诗;人类命运;死亡意识;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恐惧”是顾城童年生活遭遇的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已经内化成为他的“心理病灶”,并形成顾城潜意识中重要的“情结”——恐惧情结。这是顾城诗歌创作动力因之一,也是顾城区别于其他当代诗人的重要特征。在当代诗坛顾城把“恐惧”提升到诗学的品质,从而形成具有其诗歌艺术特色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厚刚;;“童话诗人”对顾城诗歌全貌的遮蔽[J];齐鲁学刊;2013年04期
2 张清华;;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厚刚;;论顾城诗歌的“恐惧情结”[J];文艺争鸣;2016年08期
2 张凯成;;论朦胧诗“涌流期”表意系统的局限性——以诗歌想象力和语言分析为中心[J];江汉学术;2016年02期
3 谢小龙;王董;;多重意蕴——读顾城的诗《远和近》[J];青年文学家;2015年15期
4 王士强;;“前朦胧诗”寻踪:从《今天》到“太阳纵队”、“X小组”[J];扬子江评论;2012年03期
5 董迎春;;当代诗歌:走向反讽中心主义[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6 陈爱中;;朦胧诗:一个需要继续重述的诗学概念[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2期
7 董迎春;;“广场”的隐喻叙事与政治透支——北岛诗歌的话语特征新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董迎春;;当代诗歌史“重写”问题域及文学史写作自律——以20世纪80年代诗歌为中心[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井延凤;;“白洋淀诗歌群落”: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J];电影评介;2011年17期
10 赵永刚;;朦胧诗的接受限度与先锋的宿命——以舒婷为中心的考察[J];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清华;“朦胧诗”·“新诗潮”[J];南方文坛;1999年03期
2 林莽;食指论[J];诗探索;1998年01期
3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J];诗探索;1994年04期
4 齐简;到对岸去[J];诗探索;1994年04期
5 陈默;坚冰下的溪流——谈“白洋淀诗群”[J];诗探索;1994年04期
6 顾城;;诗四首[J];诗刊;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光;他乡的悲怆(下)——十年回望:顾城的诗和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唐晓渡;顾城之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3 杨然;;读顾城《远和近》[J];名作欣赏;2006年05期
4 杨然;;读顾城《远和近》[J];名作欣赏;2007年01期
5 黄晚;;顾城诗歌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6 章学珍;;幻象之死——从《英儿》及其诗作看顾城弃城[J];创作评谭;2007年03期
7 张鲲鹏;;我看顾城和他的诗[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章学珍;;幻像之死——从《英儿》及其诗作看顾城弃城[J];小说评论;2007年S1期
9 李金凤;;天国花园的坍塌——新解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亚娜;;无家可归的蜗居者——浅析顾城生活现实与诗歌现实的背道而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岛由子;;关于《鬼进城》——顾城诗的语言论[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捷鸿;;论顾城的诗歌创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张文刚;;“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4 王春香;;再读《英儿》[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全兴;请摘去顾城的璀璨光环[N];文学报;2013年
2 萧朗;两个极端上的“顾城”[N];文学报;2013年
3 早报记者 沈yN;伟大的诗人在生活中一败涂地,而他们的声音则与人类共存[N];东方早报;2013年
4 诗人、先锋戏剧评论家 兰波;他的灵魂在诗和画中游荡[N];华夏时报;2013年
5 姚全兴;再谈摘去顾城的璀璨光环[N];文学报;2013年
6 牛丽;好孩子和诗[N];深圳商报;2002年
7 诗歌评论家 钟文 早报记者 沈yN 整理;“一个本真的诗人无法逃避的悲剧”[N];东方早报;2013年
8 王葳;这些书你读过吗?[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沉河;留下爱与美的痕迹[N];山西日报;2002年
10 陈骏涛;第三种经典选本[N];文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荣;活在梦里的人——顾城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颖;跨越时空的回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杨坤;论顾城诗歌的幻想气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义德;顾城的诗及诗学心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蔡胜男;顾城中后期诗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张铭芳;论顾城诗歌的创作演变[D];山东大学;2015年
7 辛炜玲;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孟炯;生命的悲歌[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苏英姿;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双双;顾城“童话世界”的审美建构[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9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3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