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精神分析视阈下的“三恋”抒写

发布时间:2017-10-05 19:11

  本文关键词:精神分析视阈下的“三恋”抒写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分析 王安忆 三恋


【摘要】: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观照王安忆的"三恋"抒写,分析小说人物的丰富心理,解读作品的复杂内涵。三篇性爱题材小说作为"有组织的活动",有其内在的关联,即由健康的两性情爱之灭亡到病态的肉体之爱和精神之爱遭受分离。王安忆对两性之爱的多元抒写,揭示人作为个体的生命空间易被社会挤压、易受"超我"管制,男女两性在此基础之上难以建立灵肉和谐的健康情爱关系。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精神分析 王安忆 三恋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国内后,在文学界掀起轩然大波,对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是最早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作家,1922年,其作小说《不周山》(后改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便是“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立年;;精神分析和科学[J];探索与争鸣;1992年04期

2 马健生;试论精神分析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科学;1993年02期

3 熊哲宏;精神分析的10个问题[J];医学与哲学;1995年11期

4 Joseph Sandler,施琪嘉;精神分析的发展概略(二)[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0年04期

5 张美蓉;父亲的故乡与母亲的故乡──日本神话与日本精神分析[J];日语知识;2001年06期

6 AlfGerlach,施琪嘉;中国精神分析的现状[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1年03期

7 丁国强;被革命所捕获——读《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J];博览群书;2004年11期

8 郭本禹;;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文丽君;;精神救赎,跳出“门”槛——电影《门》中主人公蒋中天的精神分析[J];电影评介;2008年01期

10 徐砺;;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透视《如影随形》[J];电影文学;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畏;王德保;;李贺人格及其诗歌之精神分析[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春艳;;童话教学的心理学视角阐释[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朝凤;精神分析不仅仅只有弗洛伊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朱国旺;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张灿灿 通讯员 海慧芝;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0年

4 伊安·派克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心理系 译 王波 南京大学哲学系;精神分析与资本主义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黄旭邋沈群;精神分析研究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梅柏青;霍大同:说吧,创伤[N];成都日报;2010年

7 张颐武;精神分析的当下意义[N];文艺报;2002年

8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巍;精神分析告诉你:如何面对抑郁症这只“黑狗”[N];中国妇女报;2014年

9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弗洛伊德不该被忘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纯一;在欧洲,,身份不是崇拜对象,而是问题[N];文汇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智跃;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D];苏州大学;2006年

2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崔增宝;从“精神分析”到“精神分裂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由之;作为解释学的精神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周洁;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鲁迅作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衣帆;精神分析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中国化进程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婉;精神分析的中国之旅(1914-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艳;国内精神分析文献计量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郝江英;西奥多·赖克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朱建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分析”阐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9 谢葆辉;译者的精神分析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晶晶;观看之道—精神分析对艺术的探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78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78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