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脉络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脉络研究
【摘要】: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最早兴起于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当前国际生态批评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由最初的"浅层生态学"发展到"深层生态学";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到提出"生态中心主义";从"自我实现说"上升到"宇宙共生说"。我国生态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升温并形成研究热点。生态文学创作日渐繁荣,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生态诗歌等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涌现。生态批评理论建构越发深入和全面,研究力量日益壮大并形成地域性研究重镇,研究向度呈现出地域性、跨学科等特点。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 研究向度 地域性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概况 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在世界文学视域内,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学研究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 生态文学在西方起源甚早。进入近现代之后,西方文学不断对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反思,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良;;近年来生态文学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刘文良;;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述要[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赵树勤;刘倩;;从“浅绿”到“深绿”——新时期生态文学研究综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温阜敏;饶坚;;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王为群;刘青汉;;论生态文学的价值系统[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7 史元明;;论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J];东方论坛;2008年06期
8 崔昕平;;文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生态文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纪秀明;;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综述(1979-2008)——兼论生态文学与批评在中国的演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邓楠;;近二十年来我国生态文学的内涵及特征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桂华;《欧美生态文学》读后[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胡军 韩晓雪;生态文学首先应是审美的[N];文艺报;2007年
3 张晓琴;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4 姜孟之;生态文学门外谈[N];伊春日报;2011年
5 武田田;生态文学研究不可“作茧自缚”[N];光明日报;2011年
6 杨文丰;生态文学 21世纪文学的急迫使命[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7 陈华文;生态文学之思[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 李庆本;为生态文学研究注入新血液[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商报记者 潘启雯;生态文学复兴是对工业化反思的产物[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盛泉;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与文学批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4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刘亚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84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8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