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体制差异与作家的越域、跨语和文学想象——以台湾、伪满洲国、沦陷区文坛为例
本文关键词:殖民体制差异与作家的越域、跨语和文学想象——以台湾、伪满洲国、沦陷区文坛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 伪满洲国 沦陷区 越域 跨语 文学想象
【摘要】:日本在华侵略殖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形式,形成台湾、伪满洲国、沦陷区三种不同殖民统治模式,即台湾的纳入本土殖民地模式,伪满洲国的伪独立国家模式,华北、华东等沦陷区的"自治政府"模式。从台湾到沦陷区殖民文化同化、文化统制的强度依次递减,而在解殖文学、反殖文学、抗日文学、中国认同的表达空间方面依次递增。由此,形成这样的文化流动现象,作家从殖民程度高的台湾、伪满洲国向沦陷区流动;而文化从殖民程度低的地区回流到日本老牌殖民地。同时在不同的殖民统治区,有不同的跨语写作现象。日本占领区的作家借助殖民体制的差异,既打通了一条抵抗文化通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流动与文化杂糅乃至文化更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越域和跨语的文化姿态,开启了多重面向的文学想象。例如,"满洲话语"搅动台湾故事(林辉q的《命运难违》);伪满洲国移居华北的作家回望故土时的朦胧与暧昧(梅娘与吴瑛的通信)。身在沦陷上海,构想英国殖民文化混合的香港故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关注中国日占区文学的跨域与越语现象,既关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压迫与抵抗,也关涉文化杂糅与文学想象,同时为考察中国日占区文学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台湾 伪满洲国 沦陷区 越域 跨语 文学想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119)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5PJC029)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前言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日本对中国的入侵,不仅有军事侵略,还有文化殖民。1874年的侵台之役、1894年的甲午战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同时在日本占领区,鼓吹“同文同种”,编造“五族协和”,抛出“大东亚共荣圈”神话。相比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国景;论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谢友鄞;乡村水缸和文学想象(外一篇)[J];文学自由谈;2005年05期
3 张恬;;变动不居:全球化/市场/文学想象[J];南方文坛;2006年04期
4 高楠;;大众文化理性中的文学想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锋杰;;文学想象中的“政治”及其超越性——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赵学存;;论“文学想象政治说”的确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徐肖楠;施军;;喧哗平庸中沦落的文学想象[J];作品;2006年11期
8 张才刚;;数字化语境中文学想象的张力与边界[J];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01期
9 封秋昌;;文学想象与作家素质——《长城》“文学与想象力”栏目作品观感[J];长城;1998年05期
10 陈平原;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五方杂处”说北京之五[J];北京观察;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小康;;文学想象与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熙涵;《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上榜[N];文汇报;2011年
2 李公明;文学想象与……我们的现实和未来[N];东方早报;2013年
3 张剑;苏格兰、历史传统与文学想象[N];光明日报;2014年
4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 李雪;文学想象与中国形象[N];光明日报;2013年
5 王尔德;文学想象重塑公共生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李敬泽;中国文学想象的重要源头[N];文艺报;2011年
7 汪杨;《农民工》:文学想象与现实勇气[N];人民日报;2011年
8 霍俊明;地方性知识和文学想象[N];文艺报;2012年
9 程光炜;跨世纪的文学想象[N];文艺报;2004年
10 陈方;“贾君鹏吃饭”走红 无聊越来越像一种大众文化[N];平顶山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柱林;“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虹;乡下人进城:中西部农民向沿海都市迁移的文学想象[D];扬州大学;2007年
2 王兴;时代当下的主体性文学想象[D];河南大学;2008年
3 马征;山东文化形象的文学想象与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龙佳兰;历史转型与自我塑型[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8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