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本文关键词: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摘要】: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解与精神支援。而对宏大叙事的架构中,她走出个人写作的狭小天地,将笔触伸向更为幽微的历史,剖析历史境遇中的复杂人性。同样,对“爱与美”的不懈追求,使乔叶的小说呈现出清新明快的诗化色彩。在她的温情王国里,个性鲜明的女性活跃其中,而她对于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支撑着她对于女性“何处是归处”的理解与认知。乔叶试图解决女性情感漂泊的问题,回归两性和谐的状态。而乔叶创作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厚重历史感的缺失、男性形象的单薄、细节的拖沓与重复等。本文是通过四章来分析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的。第一章论述了乔叶小说女性写作立场的建立及创作概况。总体上回顾了中国女性文学在小说领域的发展流变,由此作为乔叶创作立场及创作实绩的深厚土壤。其中,第一节对对乔叶的创作分期及由散文创作进军小说领域的缘由与创作实绩进行概括。第二节对乔叶女性写作的成长土壤进行梳理归纳。第二章论述了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从三个层面概括了乔叶小说的主旨内涵。第一节是对底层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与精神关怀。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坚韧状态成为她关注的着眼点。第二节对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女性言说进行了相关阐释。从宏观的历史层面俯视女性命运的沉浮。第三节是对女性独特性别经验的言说。此处的女性经验不仅包括私密经验的表达,也包括女性的生存经验,生活理想的描绘。第三章论述了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审美表现。温情的对话与诗意的言说丰富着乔叶小说的审美追求。而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女性欲望与价值的表述则不断充实着乔叶的温情样本。第一节对乔叶塑造的经典形象进行分析,发掘她们身上的美感与独特价值。第二节具体阐释了诗化的风格在乔叶创作中的具体体现。第四章论述了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局限性。男性形象的单薄与缺失、温情格调与欲望表述的过度消费等,这使她的创作呈现出思想性不够深刻,而艺术上拖沓重复的弊端。第一节论述了温情基调带来的麻木性审美。第二节论述了男性形象塑造上的单一与薄弱。由此我们对乔叶的创作提出更高的期待与要求。
【关键词】:乔叶 女性意识 女性审美 女性话语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1
- 第一章 乔叶小说女性写作立场的建立11-22
- 第一节 乔叶的创作历程——从青春美文进军小说领域11-14
- 第二节 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成长土壤与特质14-22
- 第二章 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22-38
- 第一节 对底层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与精神关怀22-26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女性言说26-31
- 第三节 对女性性别经验的讲述与建构31-38
- 第三章 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审美表现38-49
- 第一节 丰满而生动的女性形象38-42
- 第二节 温情的对话与严苛的审视42-49
- 第四章 乔叶小说女性书写的困境与局限49-59
- 第一节 温情格调与欲望表述的过度消费49-52
- 第二节 乔叶笔下男性形象的模糊与单薄52-59
- 结语59-60
- 注释60-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克秀;;左手和右手的情谊——读乔叶《我的左手扶住你的右手》[J];中国职工教育;2012年05期
2 葛水平;;笑如花开——乔叶印象[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1期
3 鲁敏;;与乔叶长谈[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1期
4 刘玉栋;;绿色的乔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1期
5 傅爱毛;;村妇看乔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1期
6 孔会侠;;“由表及里”说乔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1期
7 戴来;;家常乔叶[J];红豆;2005年07期
8 刘涛;;直面生活中的问题——评乔叶《拆楼记》[J];西湖;2012年04期
9 王文霞;;植根于中原文化的现实性与理性——论乔叶的小说创作[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10 王玲;;女人·世界·疼痛——乔叶小说创作论[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乔叶写作的个人标识[N];文艺报;2012年
2 李勇;乔叶小说批判话语解析[N];文艺报;2012年
3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翟文铖;不断开辟艺术领地[N];光明日报;2014年
4 安静;乔叶《龙袍》 游走的龙袍[N];文艺报;2010年
5 卞秋华;乔叶 《妊娠纹》生活的突围[N];文艺报;2010年
6 李勇;卑微者及其对卑微的坦承[N];文艺报;2011年
7 张莉;有意义的“冒犯”[N];文艺报;2012年
8 何言宏;七○以后读札[N];文学报;2013年
9 中国作协创研部 岳雯;说吧,,说出你的秘密[N];光明日报;2013年
10 吕东亮;历史照进现实后的罪与罚[N];文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婧;论乔叶女性写作中的自审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安丽姗;温婉的匕首[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邓文芳;坚守与和解[D];安徽大学;2016年
4 徐潇;聆听生命的隐痛[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欢;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彦平;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乔叶小说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张苏丽;论乔叶的小说创作[D];山西大学;2013年
8 张利平;乔叶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雷颜丽;乔叶散文的修辞探析[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10 张馨;坚守与超越[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7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8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