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延续性护理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吉林省前卫医院;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但受到并发症与疾病本身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居较低水平,增加了死亡风险[1]。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肾内科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绪生;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2 赵石,张金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多泰洛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4期
3 傅晓骏;谈“瘀浊蕴毒”与慢性肾衰竭[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5期
4 陈维飞,陈裕盛,陈文,郑颜萍;茶多酚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肾小球高凝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6期
5 谢敏妍,杨柏雄,钟建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4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7期
6 蔡浔远,王茂泓,吴国庆,饶晓明;慢性肾衰竭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9期
7 章莉,张黛;慢性肾衰竭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8 卢义明,艾华,张建国,呙清临;护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1期
9 董兴刚;张庆怡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介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2期
10 郭彦聪,杨彦芳,李平;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白;姚秀松;王薇;朱学岩;;尿毒康治疗慢性肾衰竭448例疗效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徐英;;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迟继铭;苑天彤;;慢性肾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问题[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薛国忠;戴恩来;张耀;贾宝岗;陈玉铭;;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36例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彦芳;苏默;张凌;;慢性肾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于淑军;;使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季学先;李亚臣;;中西药结合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衰竭疗效观察(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段光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60例[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甄明富;谭晓军;;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35例[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学梅;靳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盛;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饮食管理[N];潮州日报;2009年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刘普恩;抽搐因由肾受损 并非源于神经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冯斌;贫血莫忘查肾[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强生Eprex在欧洲被禁止用于慢性肾衰竭[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曹玉祥;防治儿童肾衰刻不容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山东 王金铭;莫把肾衰当胃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楼绍来 张建中;整体治疗 攻补兼施[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9 楼绍来 张建中;注重整体治疗的中医肾病专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蒲忠友;貌似急肾炎 实为肾衰竭[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红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肾衰竭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赛;慢性肾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王立新;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及益气活血蠲毒法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张蕾;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的优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永明;仲景温下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孙琳琳;长效红细胞刺激蛋白在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中单次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李淑菊;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刘娜;肾衰泻浊丸对慢性肾衰竭大鼠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红;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左心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2 师彦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吴强;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黄金杰;慢性肾衰竭患者凝血活性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5 肖扬;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于惠青;和络渗湿解毒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梁海洋;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李海燕;中医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龙廷蔚;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蔚;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再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0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05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