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方法对产生微粒数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方法对产生微粒数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各环节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微粒产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可能影响静脉输液微粒产生的注射剂规格、消毒方式、安瓿开启方式和药液抽吸角度4种因素以及每种因素下不同水平进行试验,并对比有粉和无粉手套对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配置静脉药物时采取的消毒方式和注射剂安瓿开启方式是影响微粒产生的主要因素;佩戴一次性无粉手套,较有粉手套进入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少。结论配置静脉输液时,采用佩戴无粉尘手套、用砂轮在安瓿瓶颈处划割、使用酒精喷壶喷雾消毒、以消毒镊子敲击开启的工作流程,能够在保证大规模静脉用药配置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5YFJM2153)
【分类号】:R472
【正文快照】: 静脉输液过程中,除了药物外,通常还有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直径在1~50μm的不溶性微小颗粒随药液进入血液。大量微粒进入血管不仅会增加热原反应的发生概率,也有可能形成肉芽肿[1],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长期的危害[2-4]。据报道,直径10μm的二氧化硅微粒静脉入血可引起肝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珍,孙中芳;浅谈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J];中国乡村医生;2001年07期
2 孙鸿翔;;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年30期
3 王玉平;;输液微粒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4 石济亮;;关于输液的微粒污染问题[J];右江医学;1987年01期
5 印春芳;输液微粒污染与预防[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宋研,张荣新,王秉莲;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06期
7 王清妍,王选东;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8 丰胜平;微粒污染的来源与对策[J];中国校医;1999年02期
9 乔惠平;严把三关控制输液中的微粒污染[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马春娥;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措施[J];现代护理;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淑文;;浅论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A];全国静脉输液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寿宇雁;戴姣;;药液微粒污染的来源与控制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秀琴;;静脉输液操作中减少微粒污染的措施探讨[A];2013年河南省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闫风华;张晓晓;李涵;;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夏范萍;;大输液加药后的微粒变化与防范[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郭泓延;孙丽芳;蔡珩玉;;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A];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蔡俊萍;;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防范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孙志琴;;静脉用药微粒的来源及防范措施[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唐美玲;供应室;钱云娟;护理部;刘经纬;黄海燕;;静脉推注药物微粒污染的实验观察及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杨少珍;富宁芳;邢建生;;控制静脉配置不溶性输液污染的危害[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华;中老年患者不要逢病输液[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蒲昭和;“输液”也不是万全方[N];民族医药报;2004年
,本文编号:114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14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