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产妇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和导致抑郁的原因,为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产科分娩后2~6周的827例产妇进行调查,统计产后抑郁症(PPD)的发病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827例产妇,有效问卷812份,EPDS评分≥13分149例,抑郁的发生率为18.35%,PPD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略低于其它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状况、分娩不顺利、新生儿不健康合并畸形、产妇对新生儿性别期望不一致、家庭关系差、夫妻关系差、孕期未参加保健、家庭结构和性格等均是PPD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性别期望不一致、新生儿健康状况不佳、家庭经济条件可、家庭关系差、夫妻关系差是PPD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孕期保健是PPD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率较高。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须针对影响因素,实行孕期一级预防和产后二级防治相结合,即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和完善产后访视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作者单位】: 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
【基金】: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项目(S11109)
【分类号】:R473.71
【正文快照】: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指在产褥期出现的一系列焦虑、不安、抑郁、失眠、易激惹等异常情绪,抑郁严重的产妇还会出现幻觉或自杀等精神障碍[1],多发生于产后2~6周。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我国对产后抑郁症的研究逐渐增加,各地报道的发病率从6.5%~43.12%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利;;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2 徐英;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症[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6期
3 蒋迎春;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1年12期
4 吴汉霞,程芙蓉;产后抑郁症患者2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年06期
5 李淑玉,王桂芬;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11期
6 贾守梅,冯正仪;产后抑郁症的病因评估及预防[J];上海护理;2002年03期
7 杨怡,何仲;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03期
8 韩明清,王桂红,李淑玉;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调查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9 蔡国华,蔡雷;产后抑郁症综述[J];现代护理;2003年03期
10 蒋彩燕;产后抑郁症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玉桃;;产后抑郁症的护理[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菊;;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以及护理[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晓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分娩过程的相关性研究[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晓静;;产后抑郁症防治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林秀英;;26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怀英;;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殷海燕;;浅述产后抑郁症的护理[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赵叶;;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浅谈[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关景霞;;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魏亚楠;冯宪凌;刘秀荣;;浅谈产后抑郁症[A];河南省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讨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本文编号:1242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24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