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靶位透皮给药对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超声电导靶位透皮给药对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透皮给药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以皮肤、黏膜作为载体,在特定的传递速率下,将药物透过皮肤,经黏膜吸收后,渗透进入体循环发挥药效的一种方法,具有无肝脏首过效应、有效血药浓度恒定,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中药大承气汤,作为治疗胃肠术后梗阻的常用汤剂,具有通里、清热、活血、峻下热结等功用,将含中药大承气汤的凝胶贴片(胃肠宁贴片)配合超声电导治疗仪,用于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患者,目的是观察其促进大肠肿瘤术后梗阻患者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并对超声电导治疗仪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吉林省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大肠系统肿瘤术后发生梗阻的患者,共计110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男性5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对照组为55.69±4.38,治疗组为55.09±4.04;直肠癌62例,结肠癌49例,均在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诊断、手术方式等因素上的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2.试验方案: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入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入组后即开始接受常规的外科治疗。对照组:即禁食水、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症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鼓励患者离床活动、按摩腹部等促进肠蠕动恢复的措施。治疗组:除常规外科治疗外,配合使用北京诺亚同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超声电导仪,以及含有中药大承气汤的凝胶贴片即胃肠宁贴片,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结束后保留胃肠宁贴片40分钟。(注意,两组患者均采用统一的静脉治疗方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首次肛门排便的时间;腹痛、腹胀消失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腹围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各项生命体征。所有指标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分别为(42.83?5.301和46.5?7.50)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98.60±10.62和116.34?11.87)h,首次肛门排便的时间为(123.89?13.88和144.96?15.6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腹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使用超声电导仪过程中有3例患者局部出现红肿等现象但未发生水泡,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含有中药大承气汤的胃肠宁贴片可加快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可降低腹胀及腹痛的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术后梗阻 中药大承气汤 超声电导靶位透药 胃肠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语10-11
- 前言11-15
- 文献综述15-28
- 1 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分类15-20
- 2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技术原理20-24
- 3 透皮制剂的技术研究24-25
- 4 中药大承气汤方源考证25-28
- 临床研究28-30
- 1 研究内容28
- 1.1 研究类型28
- 1.2 实验设计类型28
- 1.3 研究对象28
- 1.4 研究用药28
- 1.5 统计资料方法28
- 2 实验材料28-29
- 3 实验方法29-30
- 3.1 分组方法29
- 3.2 评价指标29-30
- 结果30-34
- 1 治疗组与对照的患者的一般情况30-32
- 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分析32-33
- 2.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的差异性分析32
- 2.2 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性分析32
- 2.3 两组首次肛门排便时间的差异性分析32-33
- 3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例)33-34
- 讨论34-39
- 1 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病因探讨34-35
- 2 中药大承气汤对肠功能的影响35-36
- 3 透皮给药的研究现状36-37
- 4 中药大承气汤联合超声电导给药治疗仪在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中应用的意义及安全性评价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Guy RH;徐积恩;;透皮给药的基本原则[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6年03期
2 张天灵;;中药透皮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2期
3 王春霞,刘玉玲;透皮给药新进展[J];药学学报;2002年12期
4 肖锋;董方言;;透皮给药中促渗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赵永刚;崔玉兰;袁永;薛媛媛;孙维梅;;中药透皮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6 黄胜炎;;透皮给药制剂品种进展[J];药学情报通讯;1990年01期
7 郝劲松,郑俊民;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03期
8 孙联文;透皮给药[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4期
9 叶咏年;透皮给药近况选述[J];天津药学;2001年03期
10 张晓佳;顾宁;;透皮给药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菲;王红武;董敏;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熊果苷的几种不同透皮给药囊泡体系比较[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李超英;;中药透皮给药研究及其辅料的应用问题[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岳瑞峰;稽睿;;硅基实心微针阵列对透皮给药的促进作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高明利;;风湿性疾病透皮给药法的机理[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8年
5 王生;王亮亮;刘中云;王小敏;宋昊;常津;;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凡;郝保华;李伟泽;岳奇峰;张寒;;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透皮给药的药动学实验[A];2008年《药物分析杂志》第三届普析通用杯论文集[C];2008年
7 赵永哲;胡晋红;刘继勇;;透皮给药载体微乳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香;印度评价修饰黄原胶膜用于阿替洛尔透皮给药的可能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走向成熟的药物新剂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高云华博士入选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N];苏州日报;2007年
4 吕工;电致孔技术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郝彬 梁秉文;新工艺技术赋予中药贴膜剂生命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淑敏;超声电导靶位透皮给药对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伟泽;中药青风藤在电致孔条件下透皮给药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超声电导靶位透皮给药对大肠系统肿瘤术后梗阻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9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