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产权制度下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策略探讨——以上海公有居住类遗产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9 11:20

  本文关键词:产权制度下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策略探讨——以上海公有居住类遗产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公有居住类遗产 保护 居住改善 产权制度


【摘要】:"居住类遗产"具有遗产和居住的双重属性,然而由于中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公有居住类遗产"往往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的双重困境。论文以上海为例,首先剖析了中国的公有产权制度对公有居住类遗产产生的影响以及"所有权人虚空"和"产权关系模糊"等问题;其次,在现有产权制度背景下,围绕公有居住类遗产的两大属性,分别剖析了目前自下而上的"个人与市场行为"、自上而下的"遗产管理"和"公有住房管理"并行的管理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提出了实现公有居住类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共赢的可能路径。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
【关键词】公有居住类遗产 保护 居住改善 产权制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18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13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TU241;TU-87
【正文快照】: 公有居住类遗产是指解放时收归国有,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分配给职工,并且按照政府规定租金标准执行的房屋。它们往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很多已经被列入保护名录,但是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的“双重困境”,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的难题。本文试图对这种普遍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兆荣;;遗产体系与遗产学的一些问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段松廷;;丽江代表出席亚太遗产地会议[J];城市规划通讯;1998年01期

3 吴晓;王承慧;王艳红;;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市一级)的总体思路探析[J];城市规划;2010年09期

4 贾建中;邓武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遗产保护体系[J];中国园林;2010年09期

5 曹南燕;;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申报管理[J];建设科技;2010年03期

6 王元;朱光亚;;试论申遗背景下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对策[J];建筑与文化;2010年12期

7 宋峰;熊忻恺;;国家遗产·集体记忆·文化认同[J];中国园林;2012年11期

8 曹丽娟;从世界遗产到国家遗产、地方遗产体系[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9 王英华;谭徐明;李云鹏;刘建刚;;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分析[J];中国水利;2012年21期

10 Fergus T. Maclaren;加拿大遗产保护的实践以及有关机构[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松;;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苏荣誉;;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3 闵庆文;;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4 王佩琼;;确认遗产的普遍价值[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5 孙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第一要素:价值的延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6 杨文志;;遗产:民族的“种质资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7 李雯;黄德林;杨程;;部门分管制下自然遗产保护评估指标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华芳;穆吟;汤海孺;;社会学视角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角色[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吕娟;李云鹏;;大运河水利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探讨[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华;秦耀辰;;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两难还是双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佳明;转型过渡期世界遗产战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罗佳明;社会文化差异与遗产管理理念[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县域文化遗产管理之意识困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双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功结合的有效途径[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 编译;遗产领域立法实践中的利益平衡原则[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改革[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谢宏;把国家遗产完好无损地留给子孙[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李晓黎;城镇化中遗产“待遇问题”[N];中国建设报;2014年

9 记者 石健 通讯员 翁凯 瞿愉寒 刘雷洪;2014年国际考古遗产管理科学委员会年会在吉首召开[N];团结报;2014年

10 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宣传部 罗佳明;我国世界遗产管理的有效性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AO XUAN THANH(高春成);越南古建筑遗产的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3 吴育标;中国世界遗产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惠毅;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4年

8 吕晓斌;基于产权视角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灿芳;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郝树楷;论继承法对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河北大学;2014年

3 田园;我国遗产税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亚平;我国的自然遗产犯罪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张敏;论遗产分割中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王月华;论遗产的范围[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婧;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蒙梅;两大法系受遗赠制度比较与借鉴[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韩涛;杭州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曹迪;论遗产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60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060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