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植物园的公众活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植物园的公众活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植物园的需求不断变化,植物园从最初的药用植物园发展成为集科教、文化、娱乐、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选取14个美国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园内公众活动进行归纳整理,将其分为教育类、体验类、艺术类和租赁类四大类,并对每一类活动的内容、与植物园环境的关系、对植物园概念的扩展、和公众的互动、活动收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全方位的科普教育、近自然的活动体验、多领域的艺术交流、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美国植物园公众活动的主要特点,这对中国的植物园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景观系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景观建筑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植物园 公众活动 公众服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438005) 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培育项目(编号CGPY-201426)共同资助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自1545年帕多瓦植物园在意大利建立以来,植物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已经历了4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众对植物园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植物园的功能也随之演变,从最开始的药用植物园到如今发展成为集科教、文化、娱乐、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如何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宪民;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4年05期
2 魏钰;朱仁元;;为所有人服务的园林——芝加哥植物园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9年08期
3 吴鸿;;美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对中国植物园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中国园林;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庆;吴建平;;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忠超;陈红锋;;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3 李春娇;董丽;;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广东园林;2007年02期
4 钟泰林;石柏林;李根有;金荷仙;叶喜阳;;生态型校园式植物园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以浙江林学院植物园为例[J];广东园林;2009年05期
5 蒙晓伟;龚本海;;桂林园林植物园景观分析评价[J];广东园林;2011年02期
6 周丽萍;黄建昌;刘念;胡秀;;泰国侬律热带植物园造园艺术研究[J];广东园林;2011年04期
7 王英;孙建兴;裴会明;陈江全;;浅谈麦积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2012年03期
8 呼万峰;;园艺疗法发展历程及研究动态[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9 兰思仁;李霄鹤;彭东辉;余韵;;城市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对策[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05期
10 赵慧莎;李向韬;;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创意设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红锋;邢福武;;论迁地保护与植物园的发展[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梁诗;童庆宣;陈鑫辉;;热带果树观赏园的建设[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金红;傅晓平;;利用植物园资源辅助大、中、小学开展教育活动的探索[A];中国植物园(第十五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媛;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晓博;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常俊丽;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芳;植物园水生植物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丹;植物专类园理论及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练;基于生态休闲文化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苑伟娟;浏阳市观赏植物园修学旅游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雷维群;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董荔冰;“健康为先,,形式为后”[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李萍;植物专类园发展及类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谢贵霞;武汉地区蜡梅品种调查及蜡梅专类园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雷艳华;康复花园调查及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刘玮黎;国内植物园网站分析与上海植物园网站开发[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邦平;植物园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治明;;美国阿诺德树木园[J];大自然;1989年04期
3 姬钟亮;;植物园——自然资源de保护地[J];大自然;1990年01期
4 应君;曹悦燕;胡子良;;为健康而设计——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设计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8年04期
5 娄治平;苗海霞;陈进;苏荣辉;;科学植物园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1期
6 白春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4期
7 许再富;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J];生物多样性;1996年01期
8 邹芳;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印象[J];生物学通报;1999年09期
9 姚和金;园艺疗法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刘志强;洪亘伟;;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善安;张佐双;;21世纪的中国植物园[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2 许再富;;与时俱进的植物园建园理念[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若冰;体制的归体制 市场的归市场[N];九江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21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2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