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浅谈钢木组合结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15 08:23

  本文关键词:浅谈钢木组合结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钢木组合结构 新型结构体系 绿色环保


【摘要】:分析了钢材与木材两种材料的优点与缺点,论述了钢木组合构件及结构体系的优越性,这种组合结构可以充分体现出其节能环保的优点,并且在承载力上也较原体系有着较大程度上的加强.作者全面综述了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这种组合结构存在着材料物理性能显著差异,存在着组合构造、温度下协调性等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分类号】:TU398.6
【正文快照】: 木质结构的修建在我国已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前,古人便开始成熟的运用榫卯结构了.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系统地梳理了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构造、施工,因此木质结构的建筑体系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随着欧洲的现代建筑科技的传入,传统的木制建筑产生了变化,慢慢有了砖墙为主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敏娟;马仲;马人乐;李征;;轻型钢木混合楼盖水平荷载转移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2 姚侃;赵鸿铁;葛鸿鹏;;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10期

3 费本华,王戈,任海青,余雁;我国发展木结构房屋的前景分析[J];木材工业;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春静;颜冬娅;曹宝珠;李小冬;;单层房屋钢木组合屋盖整体工作性能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淳庆;潘建伍;董运宏;;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透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白润山;江卓林;;浅谈钢木组合结构研究进展[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刘一楠;郑海威;刘巍岩;孙玉慧;顾颜;林利民;;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足尺检测试验分析[J];森林工程;2016年05期

5 谢启芳;杜彬;钱春宇;郑培君;李双;张风亮;;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弯矩-转角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08期

6 陈春超;邱洪兴;;直榫节点受弯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S1期

7 何岩;邵耀弘;;木构古建筑的结构性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年16期

8 薛建阳;李义柱;夏海伦;隋?;;不同松动程度的古建筑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4期

9 赵淑颖;周爱萍;黄东升;唐思远;;一种带消能节点的木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J];林业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10 周乾;;故宫太和殿某正身顺梁榫卯节点加固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建阳,赵鸿铁,张鹏程;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2 曹伟;建筑村料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实例分析[J];中外建筑;2001年02期

3 方东平,俞茂捫,宫本裕,岩崎正二,彦坂熙;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的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01年01期

4 吴立农;浅谈几种建筑人造板的发展前景[J];建筑人造板;2000年02期

5 薛建阳,张鹏程,赵鸿铁;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赵均海,俞茂宏,杨松岩,孙家驹;中国古代木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7 胡剑虹,张青萍;发展木质复合建筑的探讨[J];林产工业;1999年05期

8 周贤康;人造板用于建筑中的预测分析[J];建筑人造板;1996年01期

9 俞茂宏,刘晓东,方东平,张学彬;西安北门箭楼静力与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5期

2 ;钢和组合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6期

3 ;钢和组合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1年02期

4 徐恩彤;;计算杆板组合结构的一个平面四点元[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宋天霞;秦庆华;;一般壳体组合结构在均布压力下的平衡与稳定[J];工程力学;1986年03期

6 赵振铭;组合结构读入元在桥梁上的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7 杨恢元,丁圣果,郝方;砌体组合结构事故分析的一种高精度计算方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孟钢,高小旺,周晓夫,肖伟,王巍,王菁,王金妹;多层组合结构中弯曲变形对砖墙承载能力的影响[J];建筑科学;2000年02期

9 陈瑜,徐福泉;多层组合结构建筑的整体平移旋转技术[J];建筑结构;2001年12期

10 吴嘉蒙,刘见华,金咸定;非标准交接板梁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新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善桐;高伯扬;;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马云生;杨永德;;空间板架组合结构二阶段设计法[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尹泽勇;尹晶;任培正;;组合结构的一类过渡元素[A];土木工程中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1年

4 王石刚;刘利;黄玉盈;钟伟芳;余俊;林金铭;;组合结构优化齿行法[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曲淑英;;组合结构的杆系化计算[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6 钟善桐;;近年来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钟善桐;;组合结构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施养杭;;钢—砼组合结构的研究、发展、应用与前景[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鞠美丽;廖绍华;傅相明;;桩板组合结构的技术特点及应用[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10 王小盾;陈志华;白晶晶;李珊珊;安琦;;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泽华;倡导国学少搞“倒贴金”[N];新华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姝婧 实习记者 赵聪;理想绘制蓝图 匠心构架彩虹[N];新清华;2013年

3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胡达和 谢志红;钢及其组合结构在人行天桥与城市立交桥中的应用[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金乾生;在创新中培育优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温航;漫漫四载维权路 德国瑞好终如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6 孙殿臣、隋艳娥 牛秀艳;建筑屋顶待“改革”[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联格;柴油机关键件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永彬;板组合结构中频振动问题混合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海兵;索—梁组合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王姗;低噪声柴油机组合结构及连接部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彭伟才;基于混合模型的中频振动声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翔;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宏—细观力学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春;钢-混凝土竖向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伟伟;新型组合管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4 吕昌明;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受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康凌峰;Kevlar三维组合结构机织物制备及其抗冲击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6 龙亮;高铁大跨度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顾晨钰;基于弹炮耦合的底排测试弹结构动态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黄端权;变梁截面新型RCS组合结构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9 李忠宇;巷道液压支架钢混组合结构底座力学特性数值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王鹏韬;T构—肋拱组合结构施工过程中支架失稳后施工方案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9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89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