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设计的叙事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空间环境设计的叙事性研究
【摘要】:作为承载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设计,其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兴起,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更为全面的看待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环境设计的客体是人,但对于人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早期的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功能需求,这里人是生物性的人,功能也仅仅是生物性的功能。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之下,生理功能的满足不再是设计唯一的目的。设计的最终形式也不再是客观的“物”。著名的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就曾说:“现代设计的最新课题是要使合理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与心理的领域”。设计学科作为联系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中间桥梁,在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从其它学科汲取各种营养,特别是社会学科、哲学的发展为设计理论提供丰富理论借鉴。在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之下,设计也出现了“类语言”的范式,将空间环境设计与文学叙事相结合,使空间环境从“如画”式走向“如话”式。借以文学中的叙事理论,将空间环境打造为传情达意的“文本”,浅要分析空间环境的叙事设计方式。全文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对环境设计的语言及修辞,主题的构建,空间情节的编排进行分析,力求构建出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空间叙事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辅霞;王建雄;张凌;;“文化”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传承[J];中外建筑;2007年04期
2 杜焕芬;;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07年07期
3 门坤玲;;空间环境设计的实践感悟[J];包装工程;2010年S1期
4 于冬洋;;色彩元素在商业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10期
5 任文静;;空间环境设计构成因素的探讨与研究[J];江西建材;2014年04期
6 邰杰;浅析“线”的特质与空间环境设计[J];规划师;2005年10期
7 王蓓;;新建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邓英;黄耘;;重庆步道空间环境设计探索[J];装饰;2006年09期
9 王蓓;;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走向[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10 张伟;;浅析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新红;郭旭;刘陶冶;;城市边角休闲空间环境设计[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庆楠;李婧;;建筑阴影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彬;祝金阳;陈立道;;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有关理论[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静;郑州市增进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萍;儿童医疗康复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周素妮;昭山和平小学空间环境设计[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任薇;社会养老模式下养老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曲美玲;高校周边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环境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郑海霞;三位一体的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苏敬敬;滨州中海疗养院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晓翔;地域文化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8 詹华山;幼儿视角下的幼儿园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李文重;候机楼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10 戴炜;中外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的比较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20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2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