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立象以尽意,重画以尽情”——试论意境理论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6 11:09

  本文关键词:“立象以尽意,重画以尽情”——试论意境理论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意象 意境 传统园林 言象意关系


【摘要】:在"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和取象思维的影响下,古人从文论的"言意"关系中逐步发展出"言象意"系统,并形成以"意象"为核心的艺术理论。而随着禅宗思想的盛行,"意境"逐渐取代"意象"成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园林的"言象意"关系中,意境作为联系"象"与"意"的中介,在造园要素及题名楹联等组成的"言"和园林承载的理想情思等形成的"意"之间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但在不同时期,造园立意理应有不同的侧重,意境创作也应随之产生变化。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北林地平线景观规划设计院;
【基金】: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TD2011-34)共同资助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意境”是一个极重要的范畴,它强调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的融揉,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与欣赏方法,以及艺术风格与特点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园林艺术也将“意境美”视为审美的最高目标,追求“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游览体验。历代造园家都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先武;现代意境理论的生成[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弛;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媈;论中国哲学“言—象—意”观对意境理论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申合娟;意境理论生成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成春菊;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文学意境理论[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8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58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