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行走人群-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8:25

  本文关键词:行走人群-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值模拟 人群-结构相互作用 模态特征 结构响应 人群行走方式


【摘要】:人群中每个行人简化为一个集中质量和两个弹簧阻尼器腿的模型,利用拉格拉日方程建立了多人行走状态下的人群-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首先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人群引起结构的响应和人群-结构系统的模态特性改变,然后分析了结构响应和系统模态随着人群数量的变化而改变,最后比较了在队列和并排两种不同行走状态下人群结构系统的响应和模态特性的变化。数值分析表明结构的响应和模态特性随着人群数目增加而变化增大,然而行人在结构上分布较为均匀的纵向行走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响应,为减轻结构的剧烈波动,在人行桥设计时建议采用窄的截面宽度或者在桥面上设置纵向疏导设施以避免人流集中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51338001)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满足规范的条件下设计的结构质量越来越轻,跨度越来越大,其导致结构的频率和阻尼耗能能力降低[1]。BACHMANN等[2]研究表明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加,自身的阻尼和频率会急剧下降。承受人群活动的低阻尼和频率结构往往容易发生共振引起结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钟;邵成勋;;二次非线性惯性耦合项对结构响应的影响[J];振动工程学报;1988年03期

2 门玉涛;张怀章;王鹏林;;简支钢梁在火灾下结构响应的分析及验证[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路观平;随机脉动水压力作用下的结构响应[J];水利学报;1993年12期

4 何斌;田兴运;马希明;;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理论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陈国平;何强;宁响亮;郭红锋;庾光忠;;日本3.11地震波频谱特征及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3年11期

6 胡春红;冯新;李昕;周晶;;水下爆炸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数值计算研究综述[J];工程爆破;2007年01期

7 王人鹏;姚连璧;孟晓林;;基于结构响应测量的结构参数估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南宫自军,冯刚,张铎;获得结构响应概率密度函数的一种新方法[J];推进技术;2001年03期

9 林键;林从谋;林丽群;;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3~4层房屋结构响应测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3期

10 唐燮黎;结构响应的灵敏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嘉龙;汤立群;刘逸平;刘泽佳;蒋震宇;;基于结构响应向量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田翠英;周擎;肖宏伟;冯加权;杨天然;邓宏见;蒲永飞;;典型构件化爆加载结构响应[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3 郭永辉;浦锡锋;姚成宝;董楠;;三维结构响应数值模拟并行程序开发[A];第五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4 古仁红;钟方平;李明;;薄壁弹体斜侵彻混凝土的结构响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海岭;罗先启;葛修润;;自递归神经网络预测结构响应[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刚;;相似性理论在动力学载荷结构响应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彭常贤;归心根;;脉冲X光辐射壳体引起结构响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旭;基于结构响应向量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新艳;低矮房屋风致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吴臻;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预测及模糊预测控制[D];华侨大学;2000年

3 唐嘉龙;基于结构响应向量的损伤识别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科;地震波下建筑结构响应的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83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83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