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微型桩群整治堆积层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00:21

  本文选题:边坡工程 + 含水率 ; 参考:《铁道建筑》2017年11期


【摘要】:以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黄土为土样,采用框架物理模型相似试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的情况下用3排微型桩整治堆积层滑坡时桩体受力情况,分析微型桩桩顶位移、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和桩体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桩间距、排间距和锚固深度的情况下,当滑体的含水率在10%左右时,3排桩的加固效果比较好。
[Abstract]:Taking loess in the northern suburb of Xi'an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as soil sample, using the similar test of frame physical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ess situation of pile body when treating accumulation layer landslide with three rows of micro-pile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analyzes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top and bending moment of pile body. Soil pressure in front of pile and failure mode of pile bo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asonable pile spacing, row spacing and anchoring depth,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ree row piles is better 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lider is about 10%.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17JK0384,16JK1374)
【分类号】:TU43;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王建智;魏雄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堆积层滑坡中的应用[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贺可强,周敦云,王思敬;降雨型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响应比特征及其预测作用与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

3 贺可强,白建业,王思敬;降雨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4 郑书彦,李占斌,李甲平,苟建忠;大型堆积层滑坡侵蚀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周中;傅鹤林;刘宝琛;谭捍华;罗强;龙万学;;堆积层滑坡野外模拟试验方案设计[J];公路;2006年01期

6 贺可强;孙林娜;郭宗河;;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新志;贺可强;;地下水在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8年30期

8 贾圣君;贺可强;孙林娜;吴纪修;;堆积层滑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9 张娟;贺可强;陈为公;;堆积层滑坡卸加载响应比基本原理及其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建智;朱有禄;;秦岭山区堆积层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文;巨能攀;郑达;赵建军;;基于动力响应时程特征的堆积层滑坡失稳概率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贺俊征;贺可强;闫勇山;刘健康;;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动力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康鑫;郝明辉;徐富刚;侯天兴;周家文;;水位骤变触发库岸堆积层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旭;;丰都县长江沿岸三期滑坡(搬迁避让)灾害特征浅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夏其发;陆家佑;;天生桥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6 殷德顺;王保田;张文惠;;主动区不同位置土压力位移曲线之间的关系[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余文龙;;关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土压力统一解”的讨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袁西龙 付云霞;堆积层滑坡预警成功率可大幅提升[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瑞欣;三峡工程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成灾风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朱大鹏;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何晖;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膨胀土滑坡机理与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华;堆积层斜坡的地震诱导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融;秦巴山区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及危险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栋栋;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桩身应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邹升伟;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的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波;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破坏模式试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驰;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何健保;堆积层滑坡临界位移预警判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罗威;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及支挡结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8 邵泳翔;堆积层滑坡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9 李志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堆积层滑坡灾害区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李新志;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规律的物理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5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75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