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断层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本文选题:近断层 + 脉冲型地震动 ; 参考:《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年06期
【摘要】:采用Open Sees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及其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支座由于水平变形较大而导致其破坏,使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有所降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随近断层地震动的PGV/PGA和PGD/PGA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其中PGV/PGA和PGD/PGA对支座位移的影响最大。因而,在近断层区域进行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Abstract]: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motions are analyzed by using Open Sees, and the effects of near-fault impulse ground motion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ar-fault impulse ground mo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ase-isolated structure, and may even cause the failure of the pedestal due to the larg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which reduces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the base-isolated structure. Under the rare earthquak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PGV/PGA and PGD/PGA of the near-fault ground earthquake, in which PGV/PGA and PGD/PGA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bearing.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 in near-fault area, the influence of the pulse effect of ground mo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102210238)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5IRTSTHN026)
【分类号】:TU352.12;TU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启方;丁海平;;近断层地震动预测实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2 刘启方;袁一凡;金星;丁海平;;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3 杨迪雄;赵岩;李刚;;近断层地震动运动特征对长周期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4 杨迪雄;王汉兵;李刚;;近断层地震动对短肢剪力墙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5 李明;谢礼立;翟长海;杨永强;;近断层地震动区域的划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6 江义;杨迪雄;李刚;;近断层地震动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对高层钢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7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2期
8 张长庚;杨迪雄;;近断层地震动和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分形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6期
9 赵志航;车伟;冯群;;基于移动平均分解的近断层地震动弹性反应谱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4期
10 郭靖;陈健云;何伟;徐强;;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作用单自由度体系响应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恩;周锡元;;近断层地震动速度大脉冲对典型结构影响的概述[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2 谢俊举;温增平;李小军;黄隽彦;;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罗桂纯;王飞;任志林;刘博;;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数据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4 朱言灯;伍阳;关天定;;埋深对土-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王栋;温瑞智;谢礼立;;上/下盘效应的影响因素[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明;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盛俭;长春市近断层地震动场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3 申彦利;基于概率的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启方;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震源模型的近断层地震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5 胡进军;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及超剪切破裂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笛华;近断层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年
2 张长庚;近断层地震动的分形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晓芬;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的识别方法及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杨开胜;近断层地震动时程和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多步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杨丕鑫;近断层地震动和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的混沌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潘建伟;近断层地震动的强度度量参数和层间位移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伟;近断层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和能量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栋;断层倾角对近断层地震动特征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刘毅;近断层地震动的需求谱和持时效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国臣;基于分解方法的近断层地震动特性精细化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7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7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