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19:40
【摘要】: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兴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纤维材料。优异的材料特性使玄武岩纤维布不但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而且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酸耐碱等优点。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能增强基体的抗拉抗剪性能,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近年来,玄武岩纤维布增强基体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168根粘贴不同纤维布层数和套箍间距加固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和理论分析,开展纤维布加固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研究,并取得了有益的结论,具体如下:1、开展了基体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层数对于混凝土的抗弯、抗剪两种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加玄武岩纤维布相比,粘贴纤维布的基体极限承载力和开裂载荷都得到了提高,但增幅与纤维布层数不呈线性关系。2、开展了基体粘贴套箍间距对于混凝土的抗弯、抗剪两种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底纤维布层数相同时,有套箍锚固的混凝土试件比无套箍锚固试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刚度性能更好;并提高了试件的开裂载荷和极限承载力;在跨中加纤维套箍的粘贴单、双层纤维布试件的抗剪强度最大值提高率分别为38%、60%。3、对基体粘贴纤维布试件的裂纹开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粘贴玄武岩纤维布能提高了试件的开裂载荷并减缓了裂纹的拓展速率,且减小了试件裂纹的平均间距,最大裂缝宽度也明显减小。4、对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抗剪、裂缝宽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加固后试件的抗弯、抗剪、裂纹宽度的计算公式,对比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两者基本吻合。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7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鹏程;张云波;杨勇新;;玄武岩纤维布约束钢筋砼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J];福建建筑;2009年05期

2 胡玲;杨勇新;汪健根;庄荣忠;陈绪军;邢建英;;层数对玄武岩纤维布与木材有效粘结长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02期

3 麻建锁;白润山;郝勇;张照辉;李志强;;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偏压柱试验方法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杨勇新;陈伟;马明山;;海水干湿交变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布耐久性能[J];工业建筑;2010年04期

5 付素娟;戴占彪;赵士永;;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质量;2011年12期

6 欧阳煜;张云超;李翔;;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01期

7 顾习峰;杨勇新;;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玄武岩纤维布耐久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04期

8 欧阳煜;王鹏;李翔;;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8年11期

9 余少华;刘重文;;基于抗弯破坏试验的玄武岩纤维布加T型混凝土梁的计算理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李志强;麻建锁;李艳芳;李瑞军;;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斌;余江滔;欧阳利军;蒋杰;;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连续梁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丽辉;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宁;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正交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苏小龙;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轴压性能正交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培山;负载作用下玄武岩纤维布约束混凝土长方柱轴压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沈凯凯;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正交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孙轶;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龙伟;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力学性能数值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7 张鑫;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8 蔺建廷;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袁兴龙;酸及紫外线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试验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

10 李浩;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4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64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