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卓刀泉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

发布时间:2020-11-15 19:27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现阶段体育公园的建设倡导以“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康养+N”来开展,促进融合发展是体育产业未来规划的主旋律。体育公园作为体育产业的载体之一,在建设上需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推进体育公园周边产业各门类和业态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围绕产业融合大环境下城市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进行的研究分析。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虚拟实践的方法,梳理国内外城市体育公园在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融合经验和成果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将“体育+旅游、健康指导、教育、商业、文化”产业融合作为卓刀泉城市体育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2)完善“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具体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将“因地制宜”理念在气候、交通、地形地貌开发、自然生态条件、社会教育界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商业体资源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在地形地貌规划设计上大胆创新,提出景区沿湖水体体育项目开发,拓展自然山地资源规划为户外运动,为体育公园的设计布局提出新思路。将“以人为本”理念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体育活动项目个性化、多样化;按年龄层划分运动活动区域为具体人群服务;加强体育公园功能性配套服务;强调运动安全性保障。(3)具体规划了卓刀泉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与城市功能互动,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指导、教育、商业、文化产业综合开发,共同构建卓刀泉古迹文化、东湖绿道旅游景点、现代商业体、体院专业体育指导资源,完善城市体育公园建设和开发,带动武汉洪山区域城市体育旅游发展并对整体效果进行3D效果图展示。通过本文的研究,具体实现了武汉市内卓刀泉奥林匹克公园产业融合规划设计的提案,论证城市体育公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的重要性。为现代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为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规划进行理论铺垫及方案支撑。
【学位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气候因素,社会资源,重庆,因地制宜


图 3-4 重庆际华园室内滑雪场馆 作者拍摄(2)公园因地制宜选址的依据分别从气候因素和社会资源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中气候因素方面,重庆为内陆地带,缺乏冰雪活动条件,设计者逆向思维发展室内冰雪环境吸引顾客游玩锻炼,室内滑雪馆让市民在中国西南地段也能感受到中国北国风光实景飘雪的场景,项目构思大胆新奇,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两江新区际华园,建成集室内极限运动中心、际华冰雪世界、奥特莱斯时

文化体育,琼海,公园,作者


图 3-5 琼海文化体育公园 作者拍摄 我国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1. 园区缺乏体育健康指导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体育公园在规划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在体育器械数量配多多益善。在城市内,许多体育器械设置在水泥墙住宅区旁,简单体育活动满足人们基本运动休闲活动要求,许多市民、学生希望体验一把新潮体育项

公园,作者,环境


卓刀泉公园原址环境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方案研究[J];艺术科技;2015年10期

2 付达院;;基于休闲经济发展的城市休闲空间体系及其拓展[J];城市观察;2014年01期

3 程倩;;鞍山体育中心总体规划暨体育馆建筑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3年18期

4 黄晓晓;黄卓;;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8期

5 展文婕;;试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孙福林;何昉;徐艳;刘燕;;我国体育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广东园林;2010年04期

7 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吴承忠;;国外休闲经济主要构成产业的现状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周皎;马慧敏;;体育与体育主题公园[J];太原科技;2009年08期

10 柳春梅;;中国城市体育公园发展再认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毅然;中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年

2 兰倩;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成都市体育公园建设现状与对策[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3 林科;怀化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4 刘竹青;基于民众健身需求的体育主题公园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5 石欢欢;城市公园中自然互动式儿童游憩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潘博雅;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彭嘉贝;惠安县城南生态体育公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8 赵敏;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体育公园发展前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毛琛;基于人机环境下北方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10 李丹;我国体育公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5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85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