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6:29
  伴随着十九世纪末漠河金矿的设局开采和中东铁路的修筑运行,黑龙江省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工业的兴起和外国移民的涌入,大大带动了黑龙江各门类工业的繁荣,因此也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与苏联接壤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政府将一大批重点企业安排在黑龙江,由此产生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同时,煤矿与石油的丰沛使本省诞生了突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黑龙江工业早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演变,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看出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梳理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黑龙江近代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和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地区分布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第二部分在总体概况已掌握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工业遗产部分,即建设于1949年至1978年的工业工程。因为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已有专题研究,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此部分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工厂选址...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


中东铁路示意图

总工,示意图


中东铁路总工厂[10]

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


各省解放时间[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J]. 刘伯英.  新建筑. 2012(02)
[2]建国初期苏联的援助——黑龙江省早期老工业基地发展中的历史机遇[J]. 孙学民.  黑龙江史志. 2010(06)
[3]“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化[J]. 唐日梅.  党史纵横. 2009(11)
[4]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 王建国,蒋楠.  建筑学报. 2006(08)
[5]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宪章[J].   建筑创作. 2006(08)
[6]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J]. 李百浩,彭秀涛,黄立.  城市规划学刊. 2006(04)
[7]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表征[J]. 刘松茯.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02)
[8]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J]. 陈夕.  党的文献. 1999(05)
[9]略论苏联机械工业的布局[J]. 纪洪江.  外国问题研究. 1983(03)

博士论文
[1]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 季宏.天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哈尔滨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张立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2]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布局及优化研究[D]. 王智勇.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对“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经济援华的历史考察[D]. 胡瑞涛.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06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06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