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符号学视角下的佛山洋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7:25
  本文是由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的“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近代民居研究”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51508194)的佛山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由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珠三角地区掀起了出洋浪潮,我国近代盛极一时的洋楼兴建现象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出洋人数众多,地理位置毗邻作为华侨承接地的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旅居国外的华侨们在经过资本积累后,将国外建筑样式带回国内,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侨乡建筑风貌。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理解曾兴盛一时的民国洋楼兴建现象,具体将以佛山洋楼为对象展开研究。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基本资料部分,对现有符号学理论成果及佛山洋楼概况的梳理(前三章);第二、论述主体部分,分为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四至六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现状、对象、概念、意义、方法等;第二章,我们对佛山本地的洋楼进行了地毯式搜素,并以照片、调研表格、测绘等形式记录调研成果,最后我们依据这些成果对洋楼符号进行了形式层面的分类整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符号学以及建筑符号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并梳理了相...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符号学及建筑符号学研究现状
        1.2.2 广东侨乡民居与佛山洋楼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2 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洋楼符号初步分类
    2.1 佛山洋楼的基本信息
        2.1.1 佛山洋楼的历史背景及华侨分布
        2.1.2 佛山洋楼的分布
    2.2 洋楼符号初步分类
        2.2.1 洋楼风格的分类
        2.2.2 洋楼局部或构件的分类
        2.2.3 洋楼细部的分类
        2.2.4 洋楼空间平面形式的分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符号学理论概述
    3.1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3.1.1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符号学
            3.1.1.1 索绪尔的符号学
            3.1.1.2 叶尔姆斯列夫的符号学
            3.1.1.3 马丁内的“双重分节”
            3.1.1.4 巴尔特的符号学
        3.1.2 以皮尔斯为代表的符号学
            3.1.2.1 皮尔斯的符号学
            3.1.2.2 莫里斯的符号学
        3.1.3 艾柯的一般符号学
    3.2 建筑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实践
        3.2.1 艾柯
        3.2.2 詹克斯
        3.2.3 勃罗德彭特
        3.2.4 邦塔
        3.2.5 彼得·艾森曼与格雷夫斯
        3.2.6 玛利亚·路易莎·斯卡维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句法学层面
    4.1 洋楼建筑符号的“双轴”方向
    4.2 洋楼符号的三个子系统——结构、表面、空间
    4.3 洋楼符号的三层分节
        4.3.1 洋楼符号系统的初步分层
        4.3.2 作为涵指系统的洋楼
    4.4 作为图式的洋楼
    4.5 句法结构下洋楼符号的生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义学层面
    5.1 洋楼符号的含义框架
    5.2 洋楼符号含义
        5.2.1 指示含义和交流含义的定义
        5.2.2 指示含义与交流含义的细分
        5.2.3 指示含义和交流含义的关系
    5.3 洋楼符号含义与皮尔斯普遍三分法
    5.4 洋楼符号的意指模型
        5.4.1 象棋的意指模型
        5.4.2 洋楼表面符号的意指理论
            5.4.2.1 洋楼表面符号的意指模型
            5.4.2.2 洋楼表面符号意指系统间的接合
            5.4.2.3 表面价值组合中的句法法则
        5.4.3 洋楼空间符号的意指理论
        5.4.4 关于洋楼意指理论的几点思考
    5.5 洋楼符号涵指系统的扩展
    5.6 洋楼的义素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用学层面
    6.1 “语境”概述
    6.2 文化语境——洋楼的建筑语境及溯源
        6.2.1 近代时期西方建筑语境
        6.2.2 近代时期南洋地区民居建筑语境
        6.2.3 近代时期广府民居建筑语境
        6.2.4 洋楼符号溯源
    6.3 洋楼符号形式的演变
        6.3.1 洋楼整体的演变历程
        6.3.2 洋楼局部构件及细部的演变
    6.4 洋楼中含义的演变
        6.4.1 指示价值与交流价值交替演变
        6.4.2 指示价值减少,交流价值增加
        6.4.3 指示价值内部演变
    6.5 洋楼符号的影响因素
        6.5.1 文化语境对洋楼符号的影响
        6.5.2 超文化语境——认知主体对洋楼符号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部分洋楼测绘平面图
    附录二:部分洋楼基本信息记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莫里斯话语类型及其符用思想分析[J]. 胡光金.  符号与传媒. 2017(02)
[2]语境同一论:科学表征问题的一种解答[J]. 魏屹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3]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口大迁徙[J]. 高荣伟.  寻根. 2014(04)
[4]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的文化融合模式比较[J]. 郭焕宇.  华中建筑. 2014(05)
[5]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 赵毅衡.  国际新闻界. 2013(06)
[6]“五脚基”洋楼:近代闽南侨乡社会的文化混杂与现代性想象[J]. 江柏炜.  建筑学报. 2012(10)
[7]建筑符号学的研究范围、理论基础和学科定位[J]. 华珺.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9)
[8]“外廊样式”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 杨思声,肖大威,戚路辉.  华中建筑. 2010(11)
[9]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近代广东侨居[J]. 姜省.  华中建筑. 2010(04)
[10]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文化特征探析[J]. 杨思声,肖大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2)

博士论文
[1]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 郑慧铭.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 杨思声.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人为激励研究[D]. 彭贺.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广州近代乡村侨居现状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D]. 齐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建筑研究现状初探[D]. 田源.华侨大学 2018
[3]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D]. 舒波.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0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