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视角的哈尔滨市综合公园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8:1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了城市居住环境受到了较大影响,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政府大力促进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但在快速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居民对于公园环境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安全这一基本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以有必要通过探讨公园绿地景观与游人安全需求间的联系,总结适用于我国公园绿地景观的安全对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公园的安全问题受区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影响而产生差异,因此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结合气候影响对安全问题展开分析。本文从游人生理及心理需求出发,将游人的安全需求集中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及防卫安全三方面。依据WSR方法论从物、事、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综合公园内危险发生的规律及影响游人安全的制约因素,即物理——景观元素质量、事理——空间形态及氛围和人理——人为因素三方面。通过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3处综合公园的景观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归纳出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选取问题较多的顾乡公园、黛秀湖公园、建国公园以及问题较少的劳动公园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具体设计详细分析。基于以上研究及调查结果,以减少公园绿地内的安全隐患为目标,从景观元素质量、空间形态及氛围和人为因素三方面提出...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论文框架(来源:自绘)
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开放绿地[571。目前针对城市公园的分类业界尚无统一的方法,大??部分国家根据本国公园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类系统,尽管分类标准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综合公园是各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项(见图2-1)。??as??外戌林xb?/?\、.<?凡於w?\??in?/?'??\?7.狀奶丨?n?K姻、公,??\?u?71.w??lo.wn?i??v-y??I?3.儿a公K?1.邻鬼公K?S.KR公闲???I?e.地丨X:公闲7.动柏枸公W?k?X域公W?!??\?9.历史公R?10.游?;敌吃公W?/??\丨丨.中央公w?j??图2-1国外国外城市公园分类系统(来源:自绘)??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规划思想,我国的城市绿地分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61年城乡规划专业教材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和风景游览、小区??及街坊绿地、休疗养区四类;随后1982年国家城市建设部门颁布的园林绿化条例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风景区等五类,其中公共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是目前实行最久的行业分类标??准,它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5大??类,大类下又分13个中类和11个小类。其中综合公园是公园绿地大类中重要的一种,??根据规模大小又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2017年中建部重新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进行了修订,并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与旧版相比
测量数据的关注。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分为人体构造数据和功能数据两类,构造??测量的是人在静止时的形态数据;功能数据测量的是运动时人体的动态数据[63]。由??族、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差别而导致人体形态测量数据大相径庭,我国于1989年??公布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CB1000-88),并在2009年根据国民20年来的形??化对数据进行了修正。《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给出了我国六大区域不同性别及年??居民的47项常用人体尺寸数据,为我国各设计生产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3安全科学相关理论??安全科学是以人的身心安全为目的,研宄外界因素危害状态、安全的本质及变化规??学科#],对于系统分析综合公园等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安全隐患因素以及其作用规律??大借鉴意义。??(1)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包含了对事故发生规律,起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认为伤害事故是??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空内同时存在并发生接触从而产生的(见??2-2)。根据这一理论,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事故致因中间环??即可达到趋于安全或者相对安全的状态。??物的原因??r?—?—?—?—? ̄?—?????—?^? ̄???'??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慧公园建设背景下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分析——以南宁市狮山公园为例[J]. 孙冬梅,牟江. 现代园艺. 2017(11)
[2]城市公园安全性景观设计——基于CPTED理论的实例研究[J]. 王菁菁,朱建宁. 建筑与文化. 2016(03)
[3]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综合集成研究[J]. 赵国杰,王海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03)
[4]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J]. 张庆来,张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01)
[5]上海夜公园游人活动照度需求研究[J]. 李凯历,徐浩,陆琦,夏超文. 中国园林. 2015(08)
[6]基于WSR方法论的儿童游憩空间安全性评价研究[J]. 刘晶. 山西建筑. 2015(08)
[7]城市公园绿地的安全性调查——以深圳和香港为例[J]. 杨凤喜,梁琼芳,陈庭. 广东园林. 2015(01)
[8]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防卫性景观设计研究[J]. 贾培义,李春娇. 中国园林. 2015(01)
[9]关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修编工作的若干探讨[J]. 贾俊. 中国园林. 2014(12)
[10]西方环境犯罪学:理论、实践及借鉴意义[J]. 周东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博士论文
[1]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D]. 陈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 马瑞.清华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减弱被害恐惧感的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王嘉仪.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基于季节性变化的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李倩.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西村大院外部公共空间安全性设计研究[D]. 宋志英.重庆大学 2017
[4]武汉市城市湿地公园岸带空间游憩安全评价研究[D]. 蒋怡辰.华中农业大学 2016
[5]基于安全性分析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景观研究[D]. 周丽.南京工业大学 2016
[6]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杜朝玲.西南大学 2016
[7]城市公园照明设计研究[D]. 张蕊.山东农业大学 2015
[8]基于CPTED角度的成都市天府广场空间评价[D]. 蒋诗琪.四川农业大学 2015
[9]长春市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解亚男.吉林建筑大学 2014
[10]基于地域特征的重庆市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彭静.吉林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7276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论文框架(来源:自绘)
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开放绿地[571。目前针对城市公园的分类业界尚无统一的方法,大??部分国家根据本国公园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类系统,尽管分类标准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综合公园是各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项(见图2-1)。??as??外戌林xb?/?\、.<?凡於w?\??in?/?'??\?7.狀奶丨?n?K姻、公,??\?u?71.w??lo.wn?i??v-y??I?3.儿a公K?1.邻鬼公K?S.KR公闲???I?e.地丨X:公闲7.动柏枸公W?k?X域公W?!??\?9.历史公R?10.游?;敌吃公W?/??\丨丨.中央公w?j??图2-1国外国外城市公园分类系统(来源:自绘)??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规划思想,我国的城市绿地分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61年城乡规划专业教材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和风景游览、小区??及街坊绿地、休疗养区四类;随后1982年国家城市建设部门颁布的园林绿化条例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风景区等五类,其中公共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是目前实行最久的行业分类标??准,它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5大??类,大类下又分13个中类和11个小类。其中综合公园是公园绿地大类中重要的一种,??根据规模大小又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2017年中建部重新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进行了修订,并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与旧版相比
测量数据的关注。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分为人体构造数据和功能数据两类,构造??测量的是人在静止时的形态数据;功能数据测量的是运动时人体的动态数据[63]。由??族、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差别而导致人体形态测量数据大相径庭,我国于1989年??公布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CB1000-88),并在2009年根据国民20年来的形??化对数据进行了修正。《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给出了我国六大区域不同性别及年??居民的47项常用人体尺寸数据,为我国各设计生产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3安全科学相关理论??安全科学是以人的身心安全为目的,研宄外界因素危害状态、安全的本质及变化规??学科#],对于系统分析综合公园等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安全隐患因素以及其作用规律??大借鉴意义。??(1)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包含了对事故发生规律,起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认为伤害事故是??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空内同时存在并发生接触从而产生的(见??2-2)。根据这一理论,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事故致因中间环??即可达到趋于安全或者相对安全的状态。??物的原因??r?—?—?—?—? ̄?—?????—?^? ̄???'??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慧公园建设背景下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分析——以南宁市狮山公园为例[J]. 孙冬梅,牟江. 现代园艺. 2017(11)
[2]城市公园安全性景观设计——基于CPTED理论的实例研究[J]. 王菁菁,朱建宁. 建筑与文化. 2016(03)
[3]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综合集成研究[J]. 赵国杰,王海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03)
[4]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J]. 张庆来,张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01)
[5]上海夜公园游人活动照度需求研究[J]. 李凯历,徐浩,陆琦,夏超文. 中国园林. 2015(08)
[6]基于WSR方法论的儿童游憩空间安全性评价研究[J]. 刘晶. 山西建筑. 2015(08)
[7]城市公园绿地的安全性调查——以深圳和香港为例[J]. 杨凤喜,梁琼芳,陈庭. 广东园林. 2015(01)
[8]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防卫性景观设计研究[J]. 贾培义,李春娇. 中国园林. 2015(01)
[9]关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修编工作的若干探讨[J]. 贾俊. 中国园林. 2014(12)
[10]西方环境犯罪学:理论、实践及借鉴意义[J]. 周东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博士论文
[1]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D]. 陈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 马瑞.清华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减弱被害恐惧感的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王嘉仪.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基于季节性变化的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李倩.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西村大院外部公共空间安全性设计研究[D]. 宋志英.重庆大学 2017
[4]武汉市城市湿地公园岸带空间游憩安全评价研究[D]. 蒋怡辰.华中农业大学 2016
[5]基于安全性分析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景观研究[D]. 周丽.南京工业大学 2016
[6]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杜朝玲.西南大学 2016
[7]城市公园照明设计研究[D]. 张蕊.山东农业大学 2015
[8]基于CPTED角度的成都市天府广场空间评价[D]. 蒋诗琪.四川农业大学 2015
[9]长春市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解亚男.吉林建筑大学 2014
[10]基于地域特征的重庆市城市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彭静.吉林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0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