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分形理论的冀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9:57
  分形是一门基于分形几何研究自然复杂形态的学科,为建筑设计的创新与评价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对于分形几何在传统民居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出现了一些尝试。现阶段对于冀南传统民居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采用系统思维对民居平面布局、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定性分析层面上,而顺应传统民居“自下而上”自组织生长模式的定量与科学分析不足,应用分形理论能够弥补此项不足,对其生长模式、建造规律、背后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进行深层次探讨。传统民居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其空间形态、生成规律、生长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分形的视角研究冀南传统民居,客观定量分析研究冀南传统民居及其背后的形成规律,能够补充现有研究成果,拓展研究方法及思路,对于本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创造具有冀南地区地方特色的新建筑、现代规划与建筑设计等有着重要价值。以学科交叉的视点切入,以分形理论为指导,通过探索针对冀南传统民居的分形研究原则、策略,使用分形量化结合Grasshopper编程模拟计算法、分形类比法及分形自相似构成的方法对冀南传统民居聚落及建筑层面空间形态、形成规律、自然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传统民居整体聚落层面及建筑单体层面的维数值变化...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分形理论的冀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区位及山脉分布图

区位,来源,图片,作者


冀南地区区位图

地形图,地形图,传统民居,村落


冀南地区地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分形建筑研究与展望[J]. 冒卓影,冒亚龙,何镜堂.  建筑师. 2016(04)
[2]基于“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东高要黎槎村和蚬岗村为例[J]. 林岩,王建国.  建筑师. 2016(03)
[3]山地城镇规划的分形思维[J]. 冒卓影,冒亚龙.  山地学报. 2016(02)
[4]三洲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分形理论[J]. 蒋音成.  福建建筑. 2011(05)
[5]分形建筑审美[J]. 冒亚龙,何镜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6]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与方法研究[J]. 李世芬,冯路.  建筑学报. 2008(09)
[7]三维网格模型的空间布尔运算[J]. 毕林,王李管,陈建宏,冯兴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8]分形美学——超越传统形式美的全新美学[J]. 林小松,吴越.  新建筑. 2004(03)
[9]空间维度的扩展——分形几何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 李世芬,赵远鹏.  新建筑. 2003(02)
[10]从混沌分形看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设计[J]. 李德仁,廖凯.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8(03)

博士论文
[1]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 陈峭苇.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法研究[D]. 田达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3]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形态生成[D]. 林秋达.清华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分形几何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形式设计研究[D]. 程生鹏.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BIM的冀南传统民居持续再生利用研究[D]. 王哲.河北工业大学 2015
[3]冀南武安清末民初大院民居研究[D]. 袁彦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基于分形理论的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D]. 王辰晨.合肥工业大学 2013
[5]基于分形几何概念的山地住区形态研究[D]. 李俊.重庆大学 2010
[6]基于分形几何的建筑立面形式分析研究[D]. 李英伟.华南理工大学 2010
[7]建筑形式的分形维度[D]. 黄岚.大连理工大学 2009
[8]分形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 于雅琴.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分形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D]. 柴秋霞.东华大学 2006
[10]分形几何在建筑中的应用[D]. 赵远鹏.大连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82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82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