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不同参数条件下重塑红壤土共振柱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9:39
  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表征土动力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也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和场地安全评估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原状土在小应变范围内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夯实、排水固结等方式处理原状土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强度需求,且土的物理状态如含水率、密实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不断变化的;而土在不同物理状态下其动力特性参数差别较大。目前,对于土在不同物理状态时动力特性规律的研究较少。本项目通过对重塑红壤土在不同物理条件(含水率、围压、固结时间、击实功)下的动力特性参数开展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小应变范围内红壤土动剪切模量和最大阻尼比随着土含水率、固结时间、击实功、围压变化时的变化规律,是对土力学重塑土动力特性理论的重要补充。详述如下:(1)试验所测数据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规律,并可用该双曲线方程可以准确拟合,相关系数R≥0.91,且研究给出了双曲线中参数a、b的值。(2)当围压增大时,红壤土动剪切模量也随之增大,试样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围压呈很好的线性关系。50kPa和350kPa围压下试样的动剪切模量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形成一个包络线,围压在50kPa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参数条件下重塑红壤土共振柱试验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类型图(互联网来源图片)

技术路线图,路线图,共振柱试验,固结时间


东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 研究技术路线图此次研究采用仪器为 NGZ-20 共振柱试验仪,考虑围压、含水率、固结时间以及击实功等因素进行试验,试验技术路线图如图 1.2 所示

剪应变,加载条件,土体,范围


图 2. 1 不同加载条件土体剪应变范围Fig.2.1 Soil shear strain rang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图 2. 2 常见试验方法剪应变范围Fig.2.2 Common test method shear strain range表 2.1 室内试验优缺点比较Tab.2.1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aboratory tes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饱和度影响的红壤土抗剪强度模型及应用[J]. 田雯菁,童富果,刘畅,赵一桐.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8)
[2]红壤土干缩开裂特性试验研究[J]. 胡虎.  安徽建筑. 2018(03)
[3]西非地区热带红壤土碾压试验性能及分析[J]. 张灵娜,王红刚.  四川水力发电. 2017(S2)
[4]非饱和重塑砂土动力特性循环单剪试验研究[J]. 王海东,李建文,陈曦,刘方成.  岩土力学. 2016(11)
[5]非饱和红壤土降雨入渗室内模拟试验[J]. 薛凯喜,赵宝云,胡艳香,魏永起,程丽红.  地球与环境. 2016(03)
[6]原状和重塑海洋粉土动力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 仝玉丁,杨贵,刘汉龙.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4)
[7]重塑红黏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共振柱试验[J]. 李剑,陈善雄,姜领发,熊署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04)
[8]南京地区粉质粘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 白玉,余湘娟,高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01)
[9]邯郸粉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 史三元,李尚飞,刘历波,李燕.  世界地震工程. 2012(04)
[10]单孔法波速测试技术相关性因素分析及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 朱菲菲,胡志东,杨晓艳.  土工基础. 2012(06)

博士论文
[1]岩土动剪切模量阻尼试验及应用研究[D]. 孙静.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极端降雨条件下红壤土滑坡的灾变规律及机理研究[D]. 付贤炜.东华理工大学 2015
[2]极端降雨条件下红壤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应用研究[D]. 郑金栋.东华理工大学 2015
[3]青海玉树机场路震后边坡土体动力特性研究[D]. 王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重载列车荷载下路基长期累积变形损伤特性研究[D]. 王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5]时间效应对土体小应变动力特性影响及其细观机理研究[D]. 陈光仔.浙江大学 2013
[6]沈阳地铁二号线砂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 郭红星.东北大学 2009
[7]填方路堤地震响应分析[D]. 徐明明.重庆大学 2009
[8]土体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技术研究[D]. 刘洋.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3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93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