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既有住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石家庄市金马腾飞园小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1 07:10
本课题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以修复自然水生态系统、改善既有住区内涝积水问题为目标,通过探究既有住区的低影响开发景观改造模式,实现住区雨水径流净化、缓解城市内涝影响等问题。主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既有住区进行削减地表径流、收集储存雨水等雨洪管理的同时优化景观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生态的居住环境。文章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住区景观规划历程、现状及雨洪管理理念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理论及居住区景观改造历程,总结了我国既有住区实行低影响开发景观改造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低影响开发各单项设施的主要功能,措施组合方式等提出了既有住区实施低影响开发景观改造的流程。本课题根据既有住区的建筑布局将其分为发散型、集聚型、散点型三种形式,并依据其布局特征总结出相应的景观改造方法,从整体上确定既有住区景观改造的侧重点和方向;并以既有住区的道路、建筑物、水体、植物和地形五大景观要素作为载体分别阐述其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结合的景观改造途径。通过实地调研总结石家庄市既有住区的现状景观条件、地质水文等情况,对石家庄市内涝成因、积水点周边既有住区的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石家庄市既有住...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宋林苑小区植物生长情况
入渗条件住区存在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杂乱及地下管线复杂的绿地率低造成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严重失衡。一部分小较少的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渗、滞、蓄显,如图 3.3 为石家庄市长安花苑小区单元门入口前的自来水的费用较高导致喷泉停喷,只留下裸露的水池,景大部分铺装透水性能较差,下雨时,雨水径流瞬时汇集面,加剧住区地表环境污染。图 3.2 既有住区绿地斑块化Fig.3.2 Patch of green space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3 缺乏雨水入渗条件多数既有住区存在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杂乱及地下管线复杂的现象,硬质例较高,绿地率低造成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严重失衡。一部分小区虽然设置观,但是较少的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渗、滞、蓄、净、用、效果不明显,如图 3.3 为石家庄市长安花苑小区单元门入口前的景观喷泉,护不当且自来水的费用较高导致喷泉停喷,只留下裸露的水池,景观性大打折住区内的大部分铺装透水性能较差,下雨时,雨水径流瞬时汇集并携带大量质冲刷地面,加剧住区地表环境污染。图 3.2 既有住区绿地斑块化Fig.3.2 Patch of green space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标准化应用——以郑州市某小区为例[J]. 肖理中,郭帅辉. 中国标准化. 2018(12)
[2]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 李激扬. 中国水利. 2018(03)
[3]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居住区改造途径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 翟慧敏,何静敏,夏佩,周倩,程启先.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我国城市居住区低影响开发(LID)适用性分析[J]. 马世骁,刘艺鹏. 辽宁经济. 2017(09)
[5]谈弹性城市及海绵城市建设与发展[J]. 郑雨晨. 山西建筑. 2017(05)
[6]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万崇相. 住宅与房地产. 2016(33)
[7]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景观化途径[J]. 刘颂,陈长虹. 中国城市林业. 2016(02)
[8]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 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 水资源保护. 2016(01)
[9]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城乡建设. 2015(02)
[10]居住区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之我见[J]. 范云丹. 园林. 2013(07)
博士论文
[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清华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黄山市居住区绿地景观改造研究[D]. 胡潇涵.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彭佳佳.北方工业大学 2018
[3]既有住区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孔令男.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基于LID理念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邓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5]海绵城市理念下厦门居住区雨水系统设计研究[D]. 朱燕飞.华侨大学 2017
[6]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研究[D]. 门丽君.西南交通大学 2017
[7]基于生态水力特性的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D]. 韩宁宁.东南大学 2017
[8]老旧小区绿化改造与提升的研究[D]. 武柯.新疆农业大学 2016
[9]荷载重量与种植屋面绿化设计研究[D]. 彭素梅.华南农业大学 2016
[10]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小区景观优化设计研究[D]. 张颖昕.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4567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宋林苑小区植物生长情况
入渗条件住区存在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杂乱及地下管线复杂的绿地率低造成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严重失衡。一部分小较少的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渗、滞、蓄显,如图 3.3 为石家庄市长安花苑小区单元门入口前的自来水的费用较高导致喷泉停喷,只留下裸露的水池,景大部分铺装透水性能较差,下雨时,雨水径流瞬时汇集面,加剧住区地表环境污染。图 3.2 既有住区绿地斑块化Fig.3.2 Patch of green space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3 缺乏雨水入渗条件多数既有住区存在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杂乱及地下管线复杂的现象,硬质例较高,绿地率低造成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严重失衡。一部分小区虽然设置观,但是较少的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渗、滞、蓄、净、用、效果不明显,如图 3.3 为石家庄市长安花苑小区单元门入口前的景观喷泉,护不当且自来水的费用较高导致喷泉停喷,只留下裸露的水池,景观性大打折住区内的大部分铺装透水性能较差,下雨时,雨水径流瞬时汇集并携带大量质冲刷地面,加剧住区地表环境污染。图 3.2 既有住区绿地斑块化Fig.3.2 Patch of green space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标准化应用——以郑州市某小区为例[J]. 肖理中,郭帅辉. 中国标准化. 2018(12)
[2]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 李激扬. 中国水利. 2018(03)
[3]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居住区改造途径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 翟慧敏,何静敏,夏佩,周倩,程启先.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我国城市居住区低影响开发(LID)适用性分析[J]. 马世骁,刘艺鹏. 辽宁经济. 2017(09)
[5]谈弹性城市及海绵城市建设与发展[J]. 郑雨晨. 山西建筑. 2017(05)
[6]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万崇相. 住宅与房地产. 2016(33)
[7]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景观化途径[J]. 刘颂,陈长虹. 中国城市林业. 2016(02)
[8]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 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 水资源保护. 2016(01)
[9]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城乡建设. 2015(02)
[10]居住区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之我见[J]. 范云丹. 园林. 2013(07)
博士论文
[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清华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黄山市居住区绿地景观改造研究[D]. 胡潇涵.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彭佳佳.北方工业大学 2018
[3]既有住区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孔令男.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基于LID理念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邓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5]海绵城市理念下厦门居住区雨水系统设计研究[D]. 朱燕飞.华侨大学 2017
[6]旧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性研究[D]. 门丽君.西南交通大学 2017
[7]基于生态水力特性的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D]. 韩宁宁.东南大学 2017
[8]老旧小区绿化改造与提升的研究[D]. 武柯.新疆农业大学 2016
[9]荷载重量与种植屋面绿化设计研究[D]. 彭素梅.华南农业大学 2016
[10]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小区景观优化设计研究[D]. 张颖昕.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4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9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