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轻型建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2:36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建筑业在中国新的城市化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随着多种规模建筑的快速建成,城市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过快的建造速度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施工时间长,能耗高,环境影响大,质量低,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城乡更新也受到限制。以预制组件形式开发的轻质建筑物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工厂的预制部件提高了建筑的精度。同时,它减少了以往施工现场湿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缺陷,确保了建筑质量的可控。另一方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建筑的灵活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出现,同时也使重建,拆迁和移民更容易和更可行。本文分析了中国典型的轻型建筑实践案例的类型。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轻型建筑围护结构的空间设计,功能组织,结构,施工特点和应用范围。总结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出了轻型建筑的设计策略,为今后中国轻型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介绍和分析了中国轻型建筑的几个主要系统,这是以下文本的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当代轻型建筑的实践,选择典型案例,并将其...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轻型建筑的发展背景
1.1.2 我国轻型建筑的发展现状
1.1.3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轻型建筑的概念
1.2.2 本文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研究背景概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国当前轻型建筑几种主要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2.1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
2.1.1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简介
2.1.2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的特点
2.1.3 国外轻钢龙骨建筑体系
2.2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
2.2.1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简介
2.2.2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的特点
2.2.3 国外轻钢框架建筑体系
2.3 模块式建筑体系
2.3.1 模块式建筑体系简介
2.3.2 模块式建筑体系的特点
2.3.3 国外模块式建筑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轻型建筑典型案例的选择、分析及分类
3.1 国内案例概述及典型案例选择
3.1.1 国内案例概述
3.1.2 典型案例的选取
3.2 国内典型案例及分析
3.2.1 四川彭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环教中心
3.2.2 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3.2.3 广元剑阁下寺村小学重建
3.2.4 烟台“众空间”社区文化中心
3.2.5 四川茂县杨柳村震后重建
3.3 典型案例的分类
3.3.1 基于结构形式
3.3.2 基于建筑材料
3.3.3 基于使用时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型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功能组织的主要特点
4.1 总平面设计特点
4.1.1 基地选址
4.1.2 交通组织
4.1.3 绿化与环境
4.2 内部功能及交通组织方式
4.2.1 横向分布
4.2.2 垂直分布
4.2.3 立体式分布
4.3 空间特征
4.3.1 模数化设计
4.3.2 单元化设计
4.3.3 集约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轻型建筑建构的常用体系及其分析
5.1 主体结构体系的选型及建构表达
5.1.1 基础设计
5.1.2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5.1.3 轻钢框架结构体系
5.1.4 模块式结构体系
5.2 常见构造设计及建构表达
5.2.1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2.2 轻钢框架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2.3 模块式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3 轻型建筑围护体系设计
5.3.1 外墙设计
5.3.2 屋面设计
5.3.3 门窗设计
5.3.4 热工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轻型建筑设计策略与展望
6.1 设计策略
6.2 我国轻型建筑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轻型木结构工业化住宅内装模块化研究及应用[J]. 刘长春,孙媛媛. 施工技术. 2016(04)
[2]建筑模块化设计[J]. 黄奕迅. 重庆建筑. 2015(12)
[3]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 齐宝库,张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折叠结构 肯尼亚MCEDO学校的结构设计与建造[J]. 吴程辉,朱竞翔. 时代建筑. 2015(02)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模块化建筑研究[J]. 黄帅. 山西建筑. 2015(01)
[6]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 张德海,陈娜,韩进宇.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06)
[7]住宅产业化的模块化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J]. 李桦. 建筑技艺. 2014(06)
[8]和时间赛跑——“多功能可移动总部”产品原型开发暨深圳国际低碳城媒体中心设计[J]. 吴程辉,刘鑫程,朱竞翔,黄方,李志军. 建筑学报. 2014(04)
[9]木建筑系统的当代分类与原则[J]. 朱竞翔. 建筑学报. 2014(04)
[10]基于建筑工业化的新型城镇化房屋建造模式研究[J]. 张猛,陈仲锴,韩振宇,赵丽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06)
硕士论文
[1]中小型装配式建筑体系比较研究[D]. 裴予.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D]. 徐苗.山东建筑大学 2017
[3]坂茂(Shigeru Ban)作品中的轻型设计思想与手法研究[D]. 宋昀.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合作模式下中国乡村住宅建设现状与介入策略研究[D]. 窦瑞琪.东南大学 2015
[5]基于数字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研究[D]. 梅玥.清华大学 2015
[6]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D]. 武玉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震后重建中的轻型建筑设计研究[D]. 王月露.华南理工大学 2014
[8]集装箱改造建筑设计研究[D]. 郭雪婷.南京工业大学 2013
[9]轻钢结构住宅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与研究[D]. 代高琴.长安大学 2013
[10]汶川地震灾区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适应性研究[D]. 谭金想.华侨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5032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轻型建筑的发展背景
1.1.2 我国轻型建筑的发展现状
1.1.3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轻型建筑的概念
1.2.2 本文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研究背景概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国当前轻型建筑几种主要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2.1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
2.1.1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简介
2.1.2 轻钢龙骨建筑体系的特点
2.1.3 国外轻钢龙骨建筑体系
2.2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
2.2.1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简介
2.2.2 轻钢框架建筑体系的特点
2.2.3 国外轻钢框架建筑体系
2.3 模块式建筑体系
2.3.1 模块式建筑体系简介
2.3.2 模块式建筑体系的特点
2.3.3 国外模块式建筑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轻型建筑典型案例的选择、分析及分类
3.1 国内案例概述及典型案例选择
3.1.1 国内案例概述
3.1.2 典型案例的选取
3.2 国内典型案例及分析
3.2.1 四川彭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环教中心
3.2.2 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3.2.3 广元剑阁下寺村小学重建
3.2.4 烟台“众空间”社区文化中心
3.2.5 四川茂县杨柳村震后重建
3.3 典型案例的分类
3.3.1 基于结构形式
3.3.2 基于建筑材料
3.3.3 基于使用时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型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功能组织的主要特点
4.1 总平面设计特点
4.1.1 基地选址
4.1.2 交通组织
4.1.3 绿化与环境
4.2 内部功能及交通组织方式
4.2.1 横向分布
4.2.2 垂直分布
4.2.3 立体式分布
4.3 空间特征
4.3.1 模数化设计
4.3.2 单元化设计
4.3.3 集约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轻型建筑建构的常用体系及其分析
5.1 主体结构体系的选型及建构表达
5.1.1 基础设计
5.1.2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5.1.3 轻钢框架结构体系
5.1.4 模块式结构体系
5.2 常见构造设计及建构表达
5.2.1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2.2 轻钢框架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2.3 模块式结构体系构件及连接
5.3 轻型建筑围护体系设计
5.3.1 外墙设计
5.3.2 屋面设计
5.3.3 门窗设计
5.3.4 热工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轻型建筑设计策略与展望
6.1 设计策略
6.2 我国轻型建筑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轻型木结构工业化住宅内装模块化研究及应用[J]. 刘长春,孙媛媛. 施工技术. 2016(04)
[2]建筑模块化设计[J]. 黄奕迅. 重庆建筑. 2015(12)
[3]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 齐宝库,张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折叠结构 肯尼亚MCEDO学校的结构设计与建造[J]. 吴程辉,朱竞翔. 时代建筑. 2015(02)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模块化建筑研究[J]. 黄帅. 山西建筑. 2015(01)
[6]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 张德海,陈娜,韩进宇.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06)
[7]住宅产业化的模块化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J]. 李桦. 建筑技艺. 2014(06)
[8]和时间赛跑——“多功能可移动总部”产品原型开发暨深圳国际低碳城媒体中心设计[J]. 吴程辉,刘鑫程,朱竞翔,黄方,李志军. 建筑学报. 2014(04)
[9]木建筑系统的当代分类与原则[J]. 朱竞翔. 建筑学报. 2014(04)
[10]基于建筑工业化的新型城镇化房屋建造模式研究[J]. 张猛,陈仲锴,韩振宇,赵丽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06)
硕士论文
[1]中小型装配式建筑体系比较研究[D]. 裴予.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D]. 徐苗.山东建筑大学 2017
[3]坂茂(Shigeru Ban)作品中的轻型设计思想与手法研究[D]. 宋昀.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合作模式下中国乡村住宅建设现状与介入策略研究[D]. 窦瑞琪.东南大学 2015
[5]基于数字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研究[D]. 梅玥.清华大学 2015
[6]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D]. 武玉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震后重建中的轻型建筑设计研究[D]. 王月露.华南理工大学 2014
[8]集装箱改造建筑设计研究[D]. 郭雪婷.南京工业大学 2013
[9]轻钢结构住宅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与研究[D]. 代高琴.长安大学 2013
[10]汶川地震灾区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适应性研究[D]. 谭金想.华侨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5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9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