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24 15:18
乡村是我国城镇空间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研究乡村、保护和发展乡村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来看,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是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时下探讨和研究健康景观极具借鉴意义的资料库和样本单元。从近半个世纪中国百岁老人的数量变化态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这一现象与空间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相关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景观领域开展的系统探索则更少。湖北钟祥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首批认证为“中国长寿之乡”,从某种角度说明了钟祥的乡村与其他地区相比可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钟祥的乡村景观为样本,系统梳理和解析其景观的结构、要素及特征等,不仅对于钟祥的乡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会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健康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或素材,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极具价值。本文试图从空间的层面对钟祥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梳理,并初步探寻钟祥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联系,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资料。研究当中...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2研究区基本概况2.1数据来源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所用的数据为调研时期所收集到的市志、县志、统计年鉴及人口数据以及现场调研资料等。景观空间格局研究部分选取钟祥市2018年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钟祥市的遥感影像数据。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日本METI和美国NASA联合研制的这一数据面向公众免费分发,这一数据是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辐射计ASTER”数据计算生成,是目前唯一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的高分辨率高程影像数据,数据时期为2018年,数据类型为TIFF,空间分辨率为30m,该数据在本文主要用于研究区的高程及坡度计算[60]。遥感影像数据也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采用2018年5月17日的Landsat8遥感数据,分辨率30m。2.2钟祥市概况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跨东经112°07′~130°00′,北纬30°42′~31°36′,在汉江平原的北端(如图2.1)。东边连接京山,西边紧邻荆门,北面依靠随州、宜城,南边与天门、沙洋接壤。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均有涉及。现辖区内有乡镇街道办事处17个、国营农牧场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共有人口103万人,城镇化率较低,其中城镇人口占34万人,乡村人口69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型县级市。图2.1钟祥市区位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钟祥是连东西、跨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物流集散地,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是名闻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湖北省境内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在2006年由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也坐落钟祥,使得钟祥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发展方面,钟祥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2.2.1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平台,是乡村景观空间发挥作用的基础,离开了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就无法保障。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景观空间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所以对自然环境的分析也是解析乡村景观空间的必要环节。独特分布的地形地貌钟祥市的地貌,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形成了以汉江划分,汉江两岸为平原,汉江两岸平原向东西延展为丘陵和山地(如图2.2)。地势呈两侧高、中部平展、从北向南倾斜平缓下降的状态。钟祥的山地由东部的大洪山余脉和西部的荆山支脉组成。平原、丘陵和山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9.8%、49.8%、20.4%。图2.3为钟祥市坡度分析图,坡度在空间中影响着地表物质流动与能量转换的规模与强度,制约着生产力空间布局。分析可得坡度越缓的地方,生产空间越丰富。图2.2钟祥DEM高程地图图2.3钟祥坡度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研究[J]. 王珞丁. 西部皮革. 2020(08)
[2]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J]. 崔珩,王雅乾. 乡村科技. 2019(27)
[3]浙江省村镇院落空间的演变与转型趋势研究[J]. 杨清,赵秀敏,石坚韧. 小城镇建设. 2019(01)
[4]基于感知评价的山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吕桂菊,刘大亮. 设计艺术研究. 2018(06)
[5]健康人居环境的特征与营造策略[J]. 汤伟清. 传播与版权. 2018(09)
[6]构建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住区规划必须与城市环境有机衔接[J]. 韩秀琦. 住区. 2016(06)
[7]海南乡村景观空间解析[J]. 杨定海,范冬英,邱爱晨,高英杰. 广东园林. 2016(06)
[8]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规划和设计——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J]. 张茜,李朋瑶,宇振荣. 中国园林. 2015(12)
[9]乡村景观设计的思考[J]. 张晋石. 园林. 2015(11)
[10]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初探[J]. 徐文杰,徐文辉,陈琦. 广东园林. 2015(02)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D]. 马婧婧.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郑文俊.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健康理念下的乡村住宅采光优化[D]. 王洋洋.河北工程大学 2020
[2]贵州施秉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地2005-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朱殊慧.贵州师范大学 2019
[3]盐城市盐都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马志超.扬州大学 2018
[4]青海牧区藏族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研究[D]. 闫展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生态环境视角下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 康志慧.长安大学 2018
[6]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及分析[D]. 冉启云.重庆交通大学 2017
[7]乡村新建民居营造研究[D]. 钱伟东.北京理工大学 2016
[8]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研究[D]. 关滢.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市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优化模式研究[D]. 冀亚哲.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乡村交通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 陈妍儒.清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0905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2研究区基本概况2.1数据来源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所用的数据为调研时期所收集到的市志、县志、统计年鉴及人口数据以及现场调研资料等。景观空间格局研究部分选取钟祥市2018年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钟祥市的遥感影像数据。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日本METI和美国NASA联合研制的这一数据面向公众免费分发,这一数据是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辐射计ASTER”数据计算生成,是目前唯一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的高分辨率高程影像数据,数据时期为2018年,数据类型为TIFF,空间分辨率为30m,该数据在本文主要用于研究区的高程及坡度计算[60]。遥感影像数据也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采用2018年5月17日的Landsat8遥感数据,分辨率30m。2.2钟祥市概况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跨东经112°07′~130°00′,北纬30°42′~31°36′,在汉江平原的北端(如图2.1)。东边连接京山,西边紧邻荆门,北面依靠随州、宜城,南边与天门、沙洋接壤。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均有涉及。现辖区内有乡镇街道办事处17个、国营农牧场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共有人口103万人,城镇化率较低,其中城镇人口占34万人,乡村人口69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型县级市。图2.1钟祥市区位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钟祥是连东西、跨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物流集散地,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是名闻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湖北省境内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在2006年由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也坐落钟祥,使得钟祥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发展方面,钟祥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2.2.1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平台,是乡村景观空间发挥作用的基础,离开了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就无法保障。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景观空间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所以对自然环境的分析也是解析乡村景观空间的必要环节。独特分布的地形地貌钟祥市的地貌,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形成了以汉江划分,汉江两岸为平原,汉江两岸平原向东西延展为丘陵和山地(如图2.2)。地势呈两侧高、中部平展、从北向南倾斜平缓下降的状态。钟祥的山地由东部的大洪山余脉和西部的荆山支脉组成。平原、丘陵和山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9.8%、49.8%、20.4%。图2.3为钟祥市坡度分析图,坡度在空间中影响着地表物质流动与能量转换的规模与强度,制约着生产力空间布局。分析可得坡度越缓的地方,生产空间越丰富。图2.2钟祥DEM高程地图图2.3钟祥坡度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研究[J]. 王珞丁. 西部皮革. 2020(08)
[2]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J]. 崔珩,王雅乾. 乡村科技. 2019(27)
[3]浙江省村镇院落空间的演变与转型趋势研究[J]. 杨清,赵秀敏,石坚韧. 小城镇建设. 2019(01)
[4]基于感知评价的山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吕桂菊,刘大亮. 设计艺术研究. 2018(06)
[5]健康人居环境的特征与营造策略[J]. 汤伟清. 传播与版权. 2018(09)
[6]构建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住区规划必须与城市环境有机衔接[J]. 韩秀琦. 住区. 2016(06)
[7]海南乡村景观空间解析[J]. 杨定海,范冬英,邱爱晨,高英杰. 广东园林. 2016(06)
[8]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规划和设计——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J]. 张茜,李朋瑶,宇振荣. 中国园林. 2015(12)
[9]乡村景观设计的思考[J]. 张晋石. 园林. 2015(11)
[10]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初探[J]. 徐文杰,徐文辉,陈琦. 广东园林. 2015(02)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D]. 马婧婧.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郑文俊.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健康理念下的乡村住宅采光优化[D]. 王洋洋.河北工程大学 2020
[2]贵州施秉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地2005-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朱殊慧.贵州师范大学 2019
[3]盐城市盐都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马志超.扬州大学 2018
[4]青海牧区藏族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研究[D]. 闫展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生态环境视角下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 康志慧.长安大学 2018
[6]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及分析[D]. 冉启云.重庆交通大学 2017
[7]乡村新建民居营造研究[D]. 钱伟东.北京理工大学 2016
[8]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研究[D]. 关滢.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市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优化模式研究[D]. 冀亚哲.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乡村交通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 陈妍儒.清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0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0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