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某古建筑台基渗漏病害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3 01:07
  本文依托李宁老师团队与西安钟楼文物保管所-西安市钟楼保护立项合作的“钟楼台基水害分析与水分场特性研究”项目,针对钟楼台基渗漏水及防水措施问题,开展了比例尺为1:18的缩尺物理模型试验,以不同干密度夯土渗透规律为核心,考虑基座内部夯土的干密度分别为1.7g/cm3、1.55g/cm3、1.4g/cm3进行不同雨型的降雨入渗试验;然后开展不同改性土的基座顶部防渗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的防水效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干密度越小,其降雨雨量越容易渗透入夯土土层,干密度越大,水分越难以入渗。当降雨时,含水率增量越大,水分入渗深度越大,土体入渗路径上的干密度越小,越可能是虚土或者渗水裂隙和空洞坍塌处,表明钟楼基座的渗漏原因主要是局部夯土的密实度逐渐降低引起。2)小雨未能穿透基座上部青砖对顶层夯土内的测点造成影响,中雨雨量对顶部两层夯土的含水率测点都有明显影响。大雨对上部三层夯土内含水率有显著影响,含水率增量大于中雨降雨含水率增量,且其含水率增速明显高于中雨影响。暴雨时,水分贯穿整个试验坑内夯土层,含水率增量最大,且总体降雨含水率增速远...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陕西钟楼现场病害Fig.1-1Xi

图1-1陕西钟楼现场病害Fig.1-1Xi'anBellTowerdiseasetypes

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由于久经风雨,在许多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钟楼表面砖墙已经大面积受到侵蚀,砖墙内部产生的渗流通道已经造成钟楼台基的不均匀沉陷,并且砖墙表面已出现较大裂缝以及掉渣泛碱现象(见图1-1)。而且钟楼台基夯土年代久远,物理力学特征复....


图1.3-1技术路线

图1.3-1技术路线

图1.3-1技术路线Fig.1.3-1Thetechnologyroadmap


图2.1-1排水口布置示意图

图2.1-1排水口布置示意图

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渗状况排水孔及海墁落水口位置如图2.1-1所示,其中红色,1-8号为沉淀池,基座上黑色点为排水口。、花圃外侧路基径流量、自然降雨量分别汇入沉淀能虽然良好,但由于排水口数量有限,在降雨期间,大量积水区(如图2.1-2所示)。钢制排水管管口突....


图2.1-2钟楼台基病害现场图

图2.1-2钟楼台基病害现场图

(如图2.1-2(b)所示),夯土中微小颗粒及K+、Na+粒子的迁移,慢慢将形成入渗通道外墙表面水分的蒸发,形成盐分的堆积,从而形成泛碱现象。图2.1-1排水口布置示意图Fig.2.1-1Thediagramofportlayout



本文编号:398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98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