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维格局影响下的污染气体扩散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城市三维格局影响下的污染气体扩散效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景观格局 大气污染物 商业街区 数值模拟 扩散效应
【摘要】:目的研究城市三维格局对污染气体扩散的影响,揭示空间形态与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关联.方法应用CFD数值模拟技术,选择典型城市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以汽车排放尾气中PM_(10)为污染源,模拟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以实地监测数据验证精度,揭示了大气污染物在街区空间三维坐标下的扩散规律.结果污染气体的扩散效应与街区三维景观格局有着密切联系:在10 m、30 m、50 m不同高度水平截面中,污染物质量浓度的降低趋势、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受建筑密度影响显著;街谷两侧建筑高度、空间组合以及建筑自身形态决定了街谷内局部流场.结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三维格局对街区大气污染的影响,从城市通风廊道、开放空间、天际线高度变化及底层灰空间等多个层面,对城市街区的三维景观格局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改善严峻的大气污染现状.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生态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三维景观格局 大气污染物 商业街区 数值模拟 扩散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312,41671184)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602613)
【分类号】:X51;TU984
【正文快照】: 城市街区的三维景观格局是决定街区内气流运动和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效应的重要因素,影响着街区内部大气环境质量[1].城市高密度商业街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复杂,街区建筑组合形式丰富,建筑自身形态多样,在城市气象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城市局部区域微气候环境[2-3].城市街区下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木色;苑魁魁;许申来;李王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S2期
2 宫继萍;胡远满;刘淼;常禹;布仁仓;熊在平;李春林;;城市景观三维扩展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综述[J];生态学杂志;2015年02期
3 李绥;石铁矛;杨振;杨二东;王安琪;;基于风环境模拟与优化的滨海居住区规划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李绥;杨二东;石铁矛;朱蕾;邹惠芬;;商业街区可吸入颗粒物空间分布及其气象要素的相关性[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5 李绥;朱蕾;石铁矛;王炜;;城市街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规划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6 王纪武;穆吟;;基于街谷尾气污染应对的空间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05期
7 田晨;周伟灿;苗峻峰;;中国地区下垫面特征对强对流天气影响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12年02期
8 郑拴宁;苏晓丹;王豪伟;李春明;王翠平;董仁才;;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9 付志民;孙在;杨文俊;谢小芳;;街道峡谷内细微颗粒物扩散特性的DPM数值模拟[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席宏正;焦胜;鲁利宇;;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自然通风廊道营造模式研究——以长沙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绥;石铁矛;周诗文;宫继萍;朱蕾;周媛;;城市三维格局影响下的污染气体扩散效应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麦健华;于玲玲;林文实;陈f;;城市化对中山夏季高温影响数值模拟[J];气象科技;2016年05期
3 任庆昌;魏冀明;戴维;;区域风环境研究与通风廊道建设实施建议——以珠三角为例[J];热带地理;2016年05期
4 王兰;赵晓菁;蒋希冀;唐健;;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J];城市规划;2016年09期
5 李群;郭慧秀;贾科利;;基于GIS的生态脆弱移民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3期
6 张甫仁;何潇楠;李娜;陶嘉祥;朱世保;;背风壁面热流对开窗建筑颗粒传播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7 邹惠芬;张晶晶;李绥;吴迪;;绿化树木作为多孔介质吸附颗粒物的原理分析[J];节能;2016年04期
8 陈凡涛;赵文吉;晏星;熊秋林;;不对称街谷内PM_(2.5)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成因[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9 苏涛;苗峻峰;韩芙蓉;;海风雷暴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16年01期
10 刘蓓;;祁连山南麓夏季地形云特征及山谷风影响分析[J];气象科技;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林;;国家环保“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J];环境保护;2014年22期
2 李绥;杨二东;石铁矛;朱蕾;邹惠芬;;商业街区可吸入颗粒物空间分布及其气象要素的相关性[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乔治;田光进;;北京市热环境时空分异与区划[J];遥感学报;2014年03期
4 李绥;朱蕾;石铁矛;王炜;;城市街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规划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5 王自发;李杰;王哲;杨文夷;唐晓;葛宝珠;晏平仲;朱莉莉;陈学舜;陈焕盛;王威;李健军;刘冰;王晓彦;汪巍;赵熠琳;鲁宁;苏德斌;;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强霾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防控对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1期
6 王跃思;姚利;王莉莉;刘子锐;吉东生;唐贵谦;张军科;孙扬;胡波;辛金元;;2013年元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强霾污染成因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1期
7 李春林;刘淼;胡远满;徐岩岩;孙凤云;;基于增强回归树和Logistic回归的城市扩展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8 王咏薇;伍见军;杜钦;高阳华;;不同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对重庆高密度建筑物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13年06期
9 伍见军;王咏薇;朱彬;杜钦;高阳华;;WRF模式中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在重庆气象环境模拟中的性能比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10 彭保发;石忆邵;王贺封;王亚力;;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位梦华;;极地环境与工业布局[J];科学世界;1996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冉;;基于集聚扩散效应理论的关天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龙跃;7月融资狙击“转型扩散效应”[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尚慧辉;扩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N];山西日报;2003年
3 李长安;城市发展应强化"扩散效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产业扩散效应的帷幕正在拉开[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张少宁;发挥扩散效应[N];广西日报;2008年
6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陈文招 赵建兴;关注先导性行业复苏及其扩散效应[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市节能协会;“油改气”的扩散效应[N];太行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钟华林;侯晓春代表:“四层推进”促合作[N];经济日报;2014年
9 柳楚;中印交流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胡宗利;向全民发放消费券正当其时[N];中国商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梅;考虑产品扩散效应的预售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庞博;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胡苏娜;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顾洁华;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娜;基于FDI的我国技术扩散效应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益铭;呼包鄂经济圈回波—扩散效应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年
6 张森;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空间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7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578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