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李渔南京宅园考
本文关键词:清初李渔南京宅园考
更多相关文章: 李渔 南京 宅与园 金陵闸旧居 芥子园 芥子园书坊
【摘要】:李渔是中国造园史上著名的文人造园家,也是明末清初诸多不入仕途以文谋生的文人典型。17世纪中期他在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初居"金陵闸旧居",后于城东南隅为自己营造别业"芥子园",又有书坊托园名为"芥子园书坊"。本文通过梳理、考证相关资料,依托南京地图定位所涉信息点,探讨三者的方位关系及"芥子园"中的宅园关系,使我们的历史想象依托清初南京城这个具体的时空更加立体,并借此管窥明末清初江南中下层文人的居住与生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李渔 南京 宅与园 金陵闸旧居 芥子园 芥子园书坊
【分类号】:TU-098.4
【正文快照】: 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字瞿安,1884—1939)评论清人戏曲时说:“清人戏曲,大抵顺康间以骏公、西堂、又陵、红友为能,而最显著者厥惟笠翁。翁所撰述,虽涉徘谐,而排场生动,实为一朝之冠。”111这里所盛赞的“一朝之冠”的笠翁,即为今人所熟知的李渔,被林语堂誉为“享乐的剧作家,幽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晓雄;;李渔与水利[J];水利天地;1992年02期
2 李鸿斌;;李渔与北京园林[J];中国园林;1992年04期
3 李小红;“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李渔论戏曲的通俗性和独创性[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李年丰;;清·著名园林匠师李渔和《闲情偶寄》[J];中国园林;1990年01期
5 李娜,童晓峰;虚构·情理·美丑——从传奇剧《风筝误》看李渔创作思想的双重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杜爱华;;明末清初的“另类”文人典型——李渔心态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曹汛;;走出误区,给李渔一个定论[J];建筑师;2007年06期
8 史文娟;;一卷代山,一勺代水——谈李渔与《闲情偶寄·居室部》[J];华中建筑;2008年10期
9 杜亨庆;;浙江出现“千疮百孔”楼[J];建筑工人;2009年09期
10 梁春燕;李良子;;“觉世稗官”与“湖上笠翁”——李渔小说与传奇创作关系探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毅平;;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探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杜书瀛;;美与媚:李渔论人体美[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3 蒋继华;;宜: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冈晴夫;;李渔与平贺源内——日中“戏作(Gesaku)”之比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罗光荣;;旅行与人生[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6 黄利;;李渔的“居室”思想初探——读《闲情偶寄》居室部有感[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钟明奇;李渔诗的实录精神[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叶辉 严红枫;400年李渔“热”了4次[N];光明日报;2011年
3 中共兰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成芝;建设新兰溪:让李渔文化焕发现代魅力[N];中国商报;2011年
4 记者 叶辉 严红枫;专家考证李渔生于1611年 浙江兰溪要求百度纠正[N];光明日报;2011年
5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食色李渔[N];东方早报;2012年
6 徐保卫;李渔打击盗版轶事[N];北京日报;2004年
7 夏烈 郭梅;关于“李渔”的赞和弹[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袁逸;作为出版商的李渔[N];光明日报;2000年
9 金启;李渔饮食养生观[N];保健时报;2006年
10 陈一平;力挺“李渔家茶”做成文化茶[N];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雷;李渔年谱考叙·初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赵海霞;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骆兵;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蔡东民;李渔戏曲编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8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雪姣;李渔的生活观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 林小婷;李渔婚恋小说戏曲叙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邱文昱;论李渔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理论渊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谦;李渔“结构论”考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文翘楚;李渔的造园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夏经伦;亚里士多德与李渔喜剧理论比较[D];延边大学;2016年
7 许宇超;李渔《资治新书·判语部》初探[D];湘潭大学;2016年
8 刘家宝;宋元戏曲结构之“主脑”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9 孙兴香;李渔世俗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洪涛;李渔的家居美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58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5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