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
发布时间:2017-07-19 21:02
本文关键词: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
【摘要】:当代的传统村落,大多定型于农耕类型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农耕类型文明最为发达的国度,致使其传统村落样式最为复杂和多样。有的是以农田的高度稳定而得以定型,有的则是以当地特殊产品的定型而形成了特殊的村寨结构,有的则是以古代交通道路的走向和集市定型而产生,也有的是因地方性政治中心的形成而造就了特殊政治色彩的村落。特定的文化生态特点和历史背景是传统村落得以稳定延续的灵魂所在,只有掌握其灵魂,传承与保护对策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传承和保护的措施也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农耕文明 文化生态 传统村落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批准号:16ZDA157)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一、传统村落从无到有区别仅在于是否具有稳定性。但他们在什么地方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形态,被学者们定居多久,却有规律可寻,而不能曲解为他们仅是称为狩猎采集文明。在该文明形态下,人类过着“随遇而安”,过着四处游荡的生活。一些学者将居无定所的生活,需要跟随季节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昱彤;何茂莉;;浅析文化生态语境中侗族鼓楼的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俊杰;;顺应自然的文化生态环境 名城镇远古建筑的启示[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本文编号:564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6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