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凤凰古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21:33
本文关键词: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凤凰古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人民大众带来富足的物质生活,但同时又让大众精神文化空虚的问题凸显,于是如何充实民众精神世界,找到文化信仰的探索逐渐丰富。而作为文化的原始载体的古村落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其研究范围更是星罗棋布。在中国,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被吞并农村的消失速度也同样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中,蕴含宝贵历史文化财富的古村落也很难幸免。坐落在深圳宝安福永的凤凰山脚下的凤凰村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元初由文氏家族进行开垦荒地,形成较大规模村落,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是广东省内古建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典型的广府民居建筑群。但是由于凤凰村位于城市建成区范围之内,凤凰村长期以来一直以提供廉价出租房的职能隐没于深圳市众多城中村之中。面对向城市用地快速转化过程中而造成的土地价值的暴涨,存在于特大城市中古村落应该如何定位?城市更新与古村保护的矛盾如何平衡?被剥夺农业生产资料(如耕地)的古村落应该用什么来替换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概论部分也是问题的部分。通过对古村落研究的背景认识,发现目前关于位于大城市中的古村落更新保护方面研究的迫切性,整理选题相关核心概念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理顺论文写作的方向、方法和方式,提出本文需要完成的三个研究内容。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分析问题部分。第二章选取凤凰古村作为城中古村落的具体研究对象,对凤凰古村落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现场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找出村落保护和发展存在的矛盾及面临的困境,提出古村落如何在保护之中找出发展之路的问题。第三章对传统的“拆、改、留”古村更新策略进行案例分析,并从地域文化的记忆性、地理区位的服务性和空间利用的可能性等方面与凤凰古村进行对比,试图论证注入现代工业产业的凤凰古村落更新保护之路的可行性。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解决问题的部分。第四章具体的提出从产业更新、社会结构更新以及物质空间环境更新三个方面对凤凰古村落进行文化产业植入的更新方式。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古村落 城中村 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3.1 理论意义10-11
- 1.3.2 现实意义11
- 1.4 相关概念解析11-16
- 1.4.1 古村落11-13
- 1.4.2 城中村13-14
- 1.4.3 文化创意产业14-15
- 1.4.4 更新15-16
-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16-17
- 1.6 研究方法17-18
- 1.7 研究框架18-19
- 2 凤凰古村现状及保护发展困境研究19-44
- 2.1 凤凰村概况19-23
- 2.1.1 区位19
- 2.1.2 自然地理环境19-20
- 2.1.3 社会经济情况20
- 2.1.4 外部环境特征20-21
- 2.1.5 古村落存在和发展情况21-23
- 2.2 传统文化分析23-28
- 2.2.1 传统物质要素23-28
- 2.2.2 非物质传统文化28
- 2.3 以公共权力建筑为中心的古村落特征分析28-31
- 2.3.1 权力影响下的古村落空间格局28-29
- 2.3.2 祠堂作为公共权力建筑在村落空间形态中发挥重要作用29-31
- 2.4 今日的凤凰古村——实地调研31-39
- 2.4.1 调研概况31-34
- 2.4.2 问卷分析34-38
- 2.4.3 调研总结38-39
- 2.5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39-44
- 2.5.1 产业选择的困境39-40
- 2.5.2 社会结构混乱的困境40-42
- 2.5.3 物质空间环境较差困境42-44
- 3 传统古村落更新策略的对比与分析44-58
- 3.1 传统策略的比较44-55
- 3.1.1 拆——推到重建的城中村更新策略44-47
- 3.1.2 改——功能提升的商业开发更新策略47-52
- 3.1.3 留——空间保留的文化渗透更新策略52-55
- 3.2 与凤凰村落自身特征的对比55-58
- 3.2.1 地域文化的记忆性55
- 3.2.2 地理区位的服务性55-57
- 3.2.3 空间利用的可能性57-58
- 4 植入文化产业的凤凰古村落更新策略58-71
- 4.1 产业更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植入58-60
- 4.1.1 混合业态选择58-59
- 4.1.2 主要创意文化产业类型的选择59-60
- 4.2 社会结构更新——混合阶层的重构60-61
- 4.2.1 创意阶层的引入60-61
- 4.2.2 原住居民的参与61
- 4.3 物质空间环境更新——古村落空间肌理的修复61-71
- 4.3.1 空间类型的分层方式62-63
- 4.3.2 一般村落空间的现状分析与处理63-65
- 4.3.3 传统记忆空间的分析与处理65-68
- 4.3.4 空间要素的修复68-71
- 5 结语71-72
- 致谢72-73
- 文献参考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76
本文编号:56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6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