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换热器合理钻孔深度的选取
本文关键词:地埋管换热器合理钻孔深度的选取
【摘要】:分别针对竖直单U形、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建立地埋管换热器数学模型。选取工程中常采用的内直径分别为20、26、32 mm的单U形地埋管(简称单U20、单U26、单U32)、双U形地埋管(简称双U20、双U26、双U32),在设定条件下进行换热性能模拟分析,筛选管材造价、换热性能相对合理的埋设形式与管径,对合理的钻孔深度进行确定。单U26、双U20、双U26的管材造价、换热性能优势各异,应结合实际条件进行选取,3种地埋管换热器合理的钻孔深度分别为70~120 m、80~100 m、70~110 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换热性能 钻孔深度
【分类号】:TU83
【正文快照】: 在常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优势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均采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1-2]。地埋管管径、钻孔深度和埋设形式(单U形、双U形)对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均有影响[3-4],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明杰;王景刚;鲍玲玲;;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现状及国外热泵推广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章俞昌,潘金文;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年08期
3 曾和义,刁乃仁,方肇洪;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钻孔内的热阻[J];煤气与热力;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炳龙;地源热泵系统模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包强;土壤耦合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卓;王春红;郭文建;吴晓华;史启朋;;影响竖直地埋管深度的因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张君美;;地埋管换热器合理钻孔深度的选取[J];煤气与热力;2016年11期
3 朱蔚然;;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节能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14期
4 胡秋明;王景刚;鲍玲玲;;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热力循环过程的理论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张振国;狄彦强;张宇霞;;高寒地区典型功能建筑适用绿色技术体系探讨及案例分析[J];建设科技;2014年21期
6 赵强;满意;方肇洪;;竖直地埋管价值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5期
7 黄光勤;卢军;陈鹏;;瞬态热流岩土热响应测试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3年10期
8 廖了;黄光勤;陈余量;;岩土热物性参数的估算方法比选[J];煤气与热力;2013年10期
9 张凯;黄艳秋;;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运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08期
10 刘之光;陈华;周楚;;我国地源热泵应用现状及特点分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太阳能—双热源热泵供暖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胜涛;地源热泵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姜伟昌;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4 夏磊;重庆某土壤源热泵项目双U竖直地埋管最佳埋管深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安建军;基于神经网络的地表水源热泵能效预测技术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刘倩倩;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研究与适宜性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杨楝;垂直双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段会军;地下冷冻墙换热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小坤;基于动态模拟的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孔华彪;垂直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琦;;土壤源热泵单元埋管换热器热响应曲线热电比拟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9期
2 陈贺伟;杨昌智;;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土壤温度场变化的研究[J];建筑节能;2007年04期
3 王景刚,孙培杰,王惠想,杨波,闫峰;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侃宏,毕文峰,乔华,侯立泉;太阳能辅助加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杨自强,赵琰;欧洲住宅领域热泵应用现状[J];暖通空调;2005年02期
6 张佩芳;浅议地源热泵国内外的发展概况[J];通用机械;2003年05期
7 王景刚,马一太,张子平,王侃宏,候立泉;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8 曲云霞,张林华,崔永章;地源热泵及其应用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2年04期
9 姚杨,马最良;浅议热泵定义[J];暖通空调;2002年03期
10 曾和义,方肇洪;U型管地热换热器中介质轴向温度的数学模型[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华蓉蓉;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曹学明;地埋管地源热泵模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高娜;冷却塔—土壤源联合运行热泵系统的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满意;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有天;介绍联邦德国几个埋管工程的设计与计算[J];水力发电;1986年10期
2 李新国,陈志豪,赵军,李丽新,马一太;桩埋管与井埋管实验与数值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基于渗流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4 祝健;廖国庆;;基于有限元法的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5 林芸;赵强;方肇洪;;水平螺旋地埋管地源热泵的研究[J];暖通空调;2010年04期
6 石磊;高鹏;耿宴;张兆清;刘玉旺;;济宁某桩埋管项目工程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0年03期
7 陈胜朋;沈意成;陈振乾;张辉;;基于耦合法的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软件的研发[J];暖通空调;2011年03期
8 陈杰;宋汉周;霍吉祥;;渗流影响下地埋管铺设方式的改进及其数值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9 冉伟彦;;地埋管换热孔传热系数及设计应用[J];供热制冷;2012年01期
10 俞介刚;水电站高压埋管设计的几个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水利学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亭;刁乃仁;肖洪海;罗苏瑜;;水平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杜次元;陈友明;;竖直埋管有限长线热源的改进模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基于导热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基于岩土体蓄能平衡的垂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法[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徐玉党;袁旭东;;基于换热能效度的竖直地埋管埋设深度设计[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基于渗流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於仲义;陈焰华;胡平放;;分层型土壤地埋管换热特性研究[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於仲义;胡平放;胡磊;袁旭东;;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能效特性实验研究[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炜华;程洪涛;郭彬;贾彩英;陈九法;;桩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姚杨;张欢;马最良;;土壤蓄冷与耦合热泵集成系统地埋管结构优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毕文明;国内首台车载浅层地温能响应试验台交付使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毕文明;国内首台商业浅层地温能响应试验台问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王丽艳 周兆顺 耿大海;“绿色低碳车站”下月建成[N];青岛日报;2010年
4 刘其丕 李晓飞;矿产地质研究院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技术获专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5 光山县中等专业学校 张传忠;菌墙式埋管平菇栽培法[N];河南科技报;2005年
6 董学成;农民兄弟灌溉出行两方便[N];中国交通报;2006年
7 张峰;国内首个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基地落户北京[N];中华建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华;竖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分层换热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邓鼎兴;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热耦合模拟与浅层地温能适宜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杜震宇;黄土高原寒冷地区地源热泵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动态换热特性的试验与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琳琳;渗流作用下的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张絮涵;混凝土埋管式辐射冷顶板室内非稳态换热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於仲义;土壤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徐坚;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的变周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杨伟;U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模型及其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卓栋;地源热泵地埋管随机传热与可靠性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雷海燕;地埋管相变回填材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减缓地下冷/热量累积效应的集群地埋管分区运行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马腾腾;集群竖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祁英;地埋管直接供冷系统供冷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冯俊杰;基于水热式融雪技术桥面铺装温度场及力学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张海云;基于土壤热平衡的地源热泵系统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汪仲亮;地源热泵地埋管研究及其经济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超;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及试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侯儒林;不同埋管形式的地理管换热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陈庆亚;埋管抽采条件下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孙中慧;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埋管换热器数值模型适用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7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6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