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地基基础 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振动特性 动力响应 阻尼影响
【摘要】:运用相似关系理论对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研究结构-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柔性地基的减震效果。在试验基础上,对结构的振型和上部结构各层的最大位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同时,还与相同加载条件的刚性地基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柔性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改变了上部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结构的地震反应不仅与输入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还与输入的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很大关系;柔性地基参与工作在地震作用强度较小时表现为对地震的放大作用,当地震作用强度达到一定大小时才会对上部结构有减震效果,而且地震作用越强,效果越好。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其与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关键词】: 结构-地基基础 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振动特性 动力响应 阻尼影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68)
【分类号】:TU973.17
【正文快照】: 0引言20世纪60年代Paramelee将地基简化为半无限空间,上部结构简化为带刚性支座的单自由度刚架,并搁置在土体表面,提出了有关于结构和地基系统的力学模型[1]。此后,结构-基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众多热门课题之一,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此做出很多研究,并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余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在杭州研讨地基基础特殊技术[J];建筑施工;2005年01期
2 ;安徽省建科地基基础有限公司成立[J];安徽建筑;2006年03期
3 张永固;;浅谈影响地基基础的因素[J];硅谷;2009年16期
4 周香莲;;“2010年地基基础年会”通知[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郭娟红;;地基基础检测要求及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6期
6 ;全国山区地基基础学术会议拟于1997年在重庆召开[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7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二室[J];广东土木与建筑;1998年03期
8 任开腹;;浅谈地基基础检测中的问题与措施[J];江西建材;2014年05期
9 杜小鸽;浅析地基基础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04期
10 郑俊杰;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召开[J];岩土工程界;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信雅;詹松;;避免建筑危害—地基基础课题的基本理论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楼文娟;胡兴桥;严晓鹰;;杭州市地基基础数据库建库方案的确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邓安福;干腾君;曾祥勇;;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的一种新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4 王兴祥;;空间框架与地基基础空间共同工作分析——混合法[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兴祥;;空间框架与地基基础空间共同工作分析——混合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秀丽;朱彦鹏;;某水电厂碳化硅车间地基基础事故分析与处理[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满俊英;罗燕婉;;应用勘察成果比选地基基础方案[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冬生;胡恒;;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协同计算的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李光范;郑镇燮;卫宏;;引用界面元素的地基基础有限元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齐永正;;地基一基础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顾今;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学术年会召开[N];建筑时报;2010年
2 记者 孟凡明;全国首家地基基础检测 考试培训基地在长揭牌[N];吉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谢江涛;楼房歪了 地基“急”了[N];广东科技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韩庆文;广东专家认为是地基发生变化所致[N];广东建设报;2009年
5 新疆隆泉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宋小平;地基和基础的浅薄分析[N];博尔塔拉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建国;高层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春霖;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3 翟振远;大型储罐地基基础设计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4 肖百趁;某电厂建、构筑物地基基础下沉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晓明;超大型搬运设备走行道路结构及对地基基础影响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琪;结构及基础与地基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7 雷红军;基于有限元法的地基基础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冯伟;剪力墙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9 史春梅;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比选及可靠度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马毛子;上部结构、筏板、地基共同作用中的基础刚度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0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1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