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柱状节理岩体渗透性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21:03

  本文关键词:柱状节理岩体渗透性模型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柱状节理岩体 相似材料 渗透性质 各向异性 围压加卸载 模型试验


【摘要】:针对柱状节理岩体渗透性质的研究较少,开展了柱状节理岩体相似材料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节理岩体相似材料在多次围压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渗透性质,分析得出柱状节理岩体存在表征单元体积,可以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柱状节理岩体的渗流性质,提出了计算柱状节理岩体渗透率张量的方法,基于张量不变性理论,推导出了柱状节理岩体渗透张量的主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在围压初次加载阶段,柱状节理岩体渗透张量的主渗透系数随围压加载显著降低,在随后的围压循环加卸载阶段主渗透系数保持较低值,围压的加卸载对柱状节理岩体的主渗透系数影响较少,且在每个围压加卸载阶段,柱状节理岩体渗透张量的主渗透系数与围压均呈幂函数关系;柱状节理岩体渗透张量的主方向随着围压加卸载逐渐增大,在初次围压加卸载阶段增长显著,在此后的围压加卸载阶段缓慢增长;柱状节理岩体在低围压下渗透各向异性较为显著,且随着柱体倾角增大渗透各向异性逐渐减弱,在第一次围压加载阶段,随围压增大柱状节理岩体的渗透各向异性迅速减弱,当加载到高围压时,柱体倾角对柱状节理岩体的渗透各向异性几乎没有影响,在此后的围压循环加卸载阶段,柱状节理岩体的渗透各向异性稳定在较低水平,柱体倾角对渗透各向异性的影响很微弱;柱状节理岩体的渗透性质均是在第一次围压加载阶段发生显著变化,且围压卸载后渗透性质不能恢复,此后的围压循环加卸载对其渗透性质影响很小。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柱状节理岩体 相似材料 渗透性质 各向异性 围压加卸载 模型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090,11272113,51479049,11572110,5120907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809)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first confining pressure loading stage,and cylinder angle haslittle impact on the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of columnar jointedrock mass during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stage.Thepermeability anisotropy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通讯作者(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宇;徐卫亚;郑文棠;孟国涛;石安池;吴关叶;;柱状节理岩体随机模拟及其表征单元体尺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2 徐松年;;浙江三门湾“嵊县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形态类型和发育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3期

3 徐松年;;玄武岩双层柱状节理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J];地质论评;1980年06期

4 徐松年;试论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形态分类与成因分类[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5 徐松年;评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机理的一种新假说——双扩散对流作用说[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3期

6 徐松年;玄武岩柱状节理构造研究的进展与动向[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7 徐松年;玄武岩柱状节理面凿痕构造(Chisel structure)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8 江权;冯夏庭;樊义林;朱祥东;胡连兴;李邵军;郝宪杰;;柱状节理玄武岩各向异性特性的调查与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9 郑文棠;徐卫亚;邬爱清;周火明;吴关叶;石安池;;柱状节理开挖模拟洞数值原位试验[J];岩土力学;2008年S1期

10 刘海宁;王俊梅;王思敬;;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真三轴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狄圣杰;徐卫亚;王伟;吴关叶;郑文棠;;柱状节理岩体原位变形试验力学浅析与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轶然;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各向异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2 张春芳;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结构及质量分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姚志宾;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卸荷松弛综合观测试验与稳定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7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77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