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9 19:24

  本文关键词: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实验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内容丰富 体系完善 实证和思辨并重


【摘要】:德国实验教育学是作为赫尔巴特教育学对立物而出现的。应近代中国教育学界同步世界的变革要求、德国教育学由思辨向科学实证的转向,国内早期教育学主体重视德国实验教育学而进行了传播。传播发生在民国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传播促使早期中国教育学内容的丰富和体系的完善、中国教育学界重思辨向实证和思辨并重的转换、中国教育学科学化进程及中国教育实践和社会的变革。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传播有以下启示:传播要力求真实和准确;传播要警惕西方教育学输出;传播要处理好向内看与向外看的关系;传播必须解决本土化问题及最终应实现双向对等传播。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40015)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德国实验教育学开始在国内传播,改革开放后,曾被阻断的德国实验教育学再次在国内传播,均对国内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一、德国实验教育学在中国传播启动的背景和原因(一)近代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小娅;;对话的重要性:国际传播中的理解与接受[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齐姗;侯怀银;;论教育与国民性的关系——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6期

3 周谷平,王剑;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程江平;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思想的分歧及对教育实验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5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韩延明,,有宝华;20世纪德国三大教育学流派的考察与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9期

7 孙显元;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试谈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的渗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运;张童阔;;中外社会学教育方式的差异对费孝通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张国清;马丽;;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中国政治学建构的普遍主义进路[J];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3 张伟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J];观察与思考;2017年05期

4 宋妮妮;张得才;;民族志视野下的沈从文作品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柏欣;;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问题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04期

6 王立;;文化自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向度[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袁荣儿;;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11期

8 肖留根;;武术传播的理念困境与“借势”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石远鹏;冯用军;贾长胜;;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和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7年04期

10 梁兴印;;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育——基于宁波高校的调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欣人;;传媒互动观念的重塑: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探赜[J];国际新闻界;2010年12期

2 肖川;;教育与国民性的改造[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10期

3 何晓芳;张贵新;;马林森的“国民性”思想及其论争[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陈霞;马林森的国民性思想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5 李其龙;联邦德国的批判的教育学流派[J];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03期

6 孙喜亭;民族素质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7 胡代胜;;国民性问题研究论纲[J];云梦学刊;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超;论科学实验及大学实验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1999年03期

2 孙婕;论实验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纵榜峰;梅忠义;;浅析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物理实验教育的因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林美凤;;挖掘化学实验内涵 提升实验教育功能[J];化学教育;2014年05期

5 刘建裕;;挖掘实验教育功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年12期

6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简介[J];大众心理学;2013年04期

7 金永刚;;在科学实验教育中如何体现环保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32期

8 鞠东胜;王金龙;;“新异”化学实验教育价值的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3年09期

9 梅忠义;张玲玲;;关于实验教育负功能的反思[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廖兴灿;;实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凤光;马文江;龚春秀;;浅谈实验教育管理[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1309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09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